多層混合磚木結構帶荷梁柱整體托換技術
格式:pdf
大小:868KB
頁數:4P
人氣 :51
4.5
歷史建筑不僅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蘊藏著巨大的開發利用價值,應在利用中積極予以保護。通過對上海四川中路149號申達大樓多層混合磚木結構實施帶荷梁柱整體托換改造技術,使該歷史建筑得到了保護和開發利用,產生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磚木結構文物建筑復雜移位工程托換加固技術
格式:pdf
大小:360KB
頁數:4P
由于城市道路交通發展規劃,溫州葉宅需要原位頂升0.9m,向北平移109m,旋轉159°,然后再向東平移21m。結合葉宅房屋整體移位工程,介紹了磚木結構建筑整體遷移工程中結構托換、結構加固、結構稱重等各關鍵環節的構造方案與施工過程,主要包括木柱托換、外墻托換、房屋整體性加固、墻體整體性加固等。
施工組織設計(磚木結構)
格式:pdf
大小:159KB
頁數:19P
內蒙古金宸利元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察右中旗農村幸福互助院第四標段1 目錄 1工程概況????????????????????????1 1-1工程主要概況??????????????????????1 1-2結構工程特點??????????????????????1 1-3建筑工程特點??????????????????????1 2工程管理目標??????????????????????2 2-1工程質量管理目標????????????????????2 2-2工程進度管理目標????????????????????2 3工程安全及文明施工目標?????????????????3 4投入的項目管理班子???????????????????3 4-1項目部組成人員?????????????????????3 4-2項目組織機構及管理流程圖??
老建筑磚木結構外墻加固技術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868KB
頁數:3P
4.7
某歷史老建筑內部結構老化損壞嚴重,但外立面的清水紅磚、石材裝飾卻雕刻精美,為典型的歐洲古典主義風格,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保留原有建筑風格且能滿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對外墻進行了修復性的加固.通過對馬牙槎、內襯墻、扶壁柱、圈梁等的施工,并對外墻風化部位和裂縫進行修補處理,完整地保護了外墻,為歷史老舊建筑的修繕與加固提供了借鑒.
農村磚木結構民房抗震性能評價技術分析
格式:pdf
大小:13KB
頁數:2P
4.4
磚木結構房屋主要是有圍護磚砌承重墻體和上覆木屋頂組成的,另外包括其他附屬構件如門窗、雨搭、煙囪等。對磚木結構房屋抗震性能進行評價,首先要建立磚木房屋抗震性能影響因子選取及影響因子體系,應用力學模型計算方法和震害統計資料,研究出各影響因子對磚木房屋抗震性能的影響關系,然后在此基礎上對磚木房屋做出綜合評價。
“增梁固柱法”在磚木結構加固工程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230KB
頁數:3P
4.6
重慶市渝中區石板坡片區排危及環境改造一期工程為磚木結構,業主要求在不拆除原梁柱的條件下,對該工程進行加固。經過論證,決定采用“增梁固柱法”即用[20a槽鋼更換了原有木梁(承重梁),在承重軸線上設置聯系梁[12.6,形成組合砌體,從而改變原有梁柱受力。該工程改造竣工已投入使用一年,實踐證明這一方法在特定條件下的舊房改造中,安全、經濟,值得借鑒。
_增梁固柱法_在磚木結構加固工程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144KB
頁數:3P
4.3
chongqingar chitectur e 重 慶 建 筑 ● 科研 58 1前言 在舊房改造中,怎樣做到既要排危,并增加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施工簡 便,提高房屋安全性,經濟合理,是設計和施工、監理單位經常遇到的課題。 2003年作者所在單位監理的重慶市渝中區石板坡片區及環境改造一期工 程,位于重慶長江大橋北橋頭,是重慶主城區傳統居住區的一個縮影。根據業 主的要求,該批舊房應該“修舊如新”,恢復清末民初時期的風貌,還原山城傳 統居住區,使之具有濃厚的山城風貌形態特色。 根據本工程特點,其難點在于舊房的加固改造,因此,增大“三控”工作難 度,必須對改造方案和加固措施、方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充分利用既有的 對舊房鑒定、加固的經驗,加強對設計方案的優選及審核力度,協助該片區業 主決策。為此,我們在設計交底會上,針對建筑物存在的共性,提出在不動梁 柱的前提下,先作
某磚木結構受鄰近基坑施工影響后的加固設計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6P
4.8
隨著高層建筑、地鐵隧道工程施工的不斷展開,在鬧市區開挖基坑的情況變得越來越普遍。上海市屬軟土地區,基坑施工對周邊土體的擾動非常大,從而對基坑周邊已有建筑物的安全性產生很大影響。磚木結構建筑一般建造年代較早,當時的安全設計標準較低,建筑的整體性較差,強度儲備不足,對地基土體變形的反應也較敏感,鄰近的基坑施工甚至會影響結構的安全性。結合某工程實例,對磚木結構房屋因土體擾動引起的不均勻沉降損壞進行維修和加固作一些探討,嘗試通過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全面修復加固結構,提出了基礎、上部結構墻體、木構件、混凝土構件等的不同加固方案,適度地提高了房屋結構的整體性和強度儲備。
北京地區典型磚木結構農宅抗震加固性能研究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8P
4.8
根據北京地區農村住宅調研結果,選取最典型的磚木(前檐磚柱支撐)結構,進行了加固前后的振動臺試驗。針對北京地區農村住宅磚木結構(磚柱支撐)未加固模型的振動臺試驗結果,提出了抗震加固措施,包括:加設鋼筋混凝土窗框,增大前縱墻的抗側剛度;采用水泥砂漿面層加固兩面山墻、磚柱和窗下墻,提高墻體的承載和變形能力;加設鋼圈梁,提高結構的整體牢固性。分析了模型加固前后振動臺試驗的損傷情況、頻率和阻尼、加速度動力系數、位移和滯回曲線等結構動力特性參數。上述加固措施顯著提高了此類磚木結構農宅的抗震能力,加固模型達到了\"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設防目標。
平遙現存明清磚木結構戲臺建筑構造特點探析
格式:pdf
大小:540KB
頁數:3P
4.4
通過對平遙現存的明清磚木結構戲臺進行深入的調查,從臺基樣式、構架體系、屋頂形式、壁畫彩繪等方面進行了整理與分析,并總結了戲臺的構造特點,旨在為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木結構廟宇建筑整體平移與托換技術
格式:pdf
大小:2.8MB
頁數:4P
4.5
上海玉佛禪寺整體平移工程需對佛臺及木柱進行托換,而常規的托換技術并未涉及如何對既有木結構廟宇建筑內超寬佛臺及木柱進行托換。結合工程實際,并經方案比選,決定采用管棚托換法托換佛臺,采用可拆卸抱柱托換法托換木柱,最終施工得以順利完成,為類似工程的實施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磚木結構房屋抗震性能評價技術分析
格式:pdf
大小:99KB
頁數:1P
4.6
農村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防災減災意識淡薄,國家又未將農村地區建房納入規范管理,大多數房屋未經正規設計和施工,自行設計建造,基本上處于不設防狀態,村鎮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低下。我國農民民房的抗震設防能力亟需提高,減輕農村地區的地震災害損失。
磚木結構木屋蓋檢測實例分析與防治措施
格式:pdf
大小:227KB
頁數:2P
4.5
針對某建筑樓群的安全性進行鑒定,介紹了木屋蓋體系的概況,簡要分析了木屋蓋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處理措施,以期對老舊建筑木屋蓋及古建筑的檢測鑒定與后期維護工作有所借鑒。
老建筑磚木結構加固工程技術研究
格式:pdf
大小:166KB
頁數:4P
4.6
本文結合某老建筑磚木結構加固工程實例,采取保持風貌、修舊如舊、站穩腳跟、強身健骨的原則,對該建筑物進行加固改造;根據工程特點,該樓主體采用結構置換法進行加固以及采取在室內增設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同時詳細探討這些加固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實施,為同類工程加固施工技術提供參考實例。
麗江磚木結構民居建筑抗震構造及結構耐久性的措施
格式:pdf
大小:201KB
頁數:2P
4.7
麗江磚木結構民居建筑采用磚墻體和木結構、鋼筋混凝土抗震構造以及屋架采用木材結構,這種構造簡單、費用成本容易控制的建筑,充分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和人文特色發展起來的建筑群.磚木就夠建筑空間分割方便,施工技藝簡單,但是其耐用年限短,相對于城市建筑標準地抗震等級設計和構造,其抗震性能各有不同.本文從常規的減震措施在建筑結構上的具體運用展開,分析麗江磚木結構民居建筑震害特征及抗震激勵,從實際角度,闡述麗江磚木結構民居建筑抗震構造,并給出了結構耐久性的相關措施.
典型磚木結構房屋抗震加固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5P
4.5
磚木結構房屋在全國分布廣泛,磚木結構的震害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墻體的破壞和倒塌,所以做好磚木結構房屋的抗震,墻體應是關鍵因素。根據實地調研及相關震害資料,總結了磚木結構的形式及分布,提出了墻體抗震加固方法。以典型磚墻圍護木結構房屋為原型,利用振動臺試驗驗證加固措施的效果。試驗表明墻體拉結措施在地震作用水平較高時,能有效減小加速度和位移反應。
南京某公館磚木結構樓房的加固改造設計與施工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5P
4.7
結合某磚木結構工程實例,較全面地討論了磚木結構加固改造設計和施工中應考慮的若干關鍵問題,介紹了一些有效的解決辦法,可供同類建筑物加固改造參考。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巖土加一級結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