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沖洗法預防封閉式負壓引流導管堵塞的觀察
格式:pdf
大小:93KB
頁數:1P
人氣 :97
4.5
目的:觀察輸液泵在封閉式負壓引流術預防導管阻塞的應用效果。方法:將80例應用負壓引流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泵入組和普通組,泵入組45例,采用輸液泵持續沖洗預防導管阻塞,普通組行傳統的導管沖洗法。結果:泵入組導管阻塞率低于普通組(P<0.05)。結論:應用輸液泵進行持續沖洗,能夠降低負壓引流導管阻塞率的發生。
持續沖洗防止VSD負壓封閉引流管堵塞的護理體會??
格式:pdf
大小:166KB
頁數:未知
目的:通過對防止vsd負壓封閉引流管堵塞不同方法的比較,探討預防vsd負壓封閉引流管堵塞發生的護理體會.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骨科住院使用vsd引流患者共83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vsd組)、持續沖洗組.觀察各組引流管堵管情況.結果:對照組與持續沖洗組對防止vsd負壓封閉引流管堵塞的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持續沖洗防止vsd負壓封閉引流管堵塞效果顯著.
末端預留導管法在防止負壓封閉引流術引流管堵塞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176KB
頁數:未知
目的:探討應用末端預留導管法在防止負壓封閉引流術中引流管堵塞的療效。方法:對2005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4例軟組織缺損創面,分為觀察組74例、對照組50例。觀察組在負壓封閉引流術常規基礎上在末端預先放置頭皮針接頭,作為備用沖洗導管。觀察兩組負壓封閉引流術的堵管發生率、創面愈合時間。結果:觀察組堵管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末端預留導管法能有效控制負壓封閉引流術的堵管發生,提高負壓封閉引流術使用時間,為創面愈合提供更好條件。
導管沖洗防止負壓封閉引流管道堵塞的護理體會
格式:pdf
大小:88KB
頁數:1P
4.4
目的探討導管沖洗防止負壓封閉引流管道堵塞的護理體會。方法對46例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骨折并軟組織損傷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33例,采用負壓封閉引流裝置及導管沖洗進行治療及護理;對照組13例采用負壓封閉引流裝置常規治療及護理,未行導管沖洗。2組進行比較。結果2組負壓封閉引流裝置引流24~48h后,觀察組33例,堵管0例,無堵管33例,堵管率為0;對照組13例,堵管9例,無堵管4例,堵管率69%。結論定時沖洗可使分泌物始終處于濕潤狀態,避免因血性分泌物或其他壞死組織干涸凝結成塊引起管腔堵塞,在未形成堵塞前就行沖洗,保持了引流的通暢。
不同沖洗方法對VSD負壓引流管堵塞的療效
格式:pdf
大小:153KB
頁數:未知
4.5
目的觀察兩種不同的沖洗方法對vsd負壓引流管堵塞的療效。方法將52例肢體創面須行vsd負壓引流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各26例,觀察組采用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進行脈沖式沖洗vsd負壓引流管,對照組采用輸液器連接生理鹽水輸液瓶進行滴注沖洗。結果觀察7~10天,觀察組引流管的堵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創面肉芽的生長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采用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進行脈沖式沖洗的堵管率明顯低于采用輸液器連接輸液瓶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操作無明顯特殊性及復雜性,值得推廣。
定時沖洗防止負壓封閉引流管道堵塞的觀察及護理
格式:pdf
大小:165KB
頁數:2P
4.3
目的探討定時沖洗防止負壓封閉引流管道堵塞的效果及護理體會。方法對50例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軟組織損傷的患者,隨機分組,其中的觀察組30例,使用3%過氧化氫溶液進行定時沖洗,對照組20例,未行導管的定期沖洗,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及比較。結果觀察組的30例患者均無堵管發生,對照組的20例患者有13例發生堵管,堵管率為65%,在發生堵管后經沖洗處理,管道恢復通暢10例,要重新置管3例。結論定時沖洗管道能有效的預防堵管的發生,可避免分泌物、壞死組織的干涸凝結成塊,防止管腔堵塞或不暢等現象發生,保持了引流的通暢。
利用三通開關負壓抽吸溶栓疏通導管堵塞
格式:pdf
大小:83KB
頁數:1P
4.7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腫瘤患者長期化療的常用靜脈輸液方式[1]。通常由上肢外周靜脈置入,比其他的導管穿刺置入的風險和并發癥大大降低,并且患者可隨意活動,液體不受體位影響,避免了對外周血管的損害,得到
生理鹽水沖管預防負壓封閉引流術后管道堵塞的護理
格式:pdf
大小:188KB
頁數:2P
4.6
對40例實施負壓封閉引流術后病人常規應用生理鹽水沖管,留置引流管期間做好管道的維護、引流液的觀察和沖管護理,留置7d~10d的負壓引流管均保持引流通暢,未出現管道堵塞,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精密過濾輸液器預防新生兒PICC導管堵塞的效果觀察
格式:pdf
大小:196KB
頁數:未知
4.3
[目的]探討精密過濾輸液器預防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堵塞的效果。[方法]315例留置picc導管的新生兒,其中163例使用普通輸液器,152例使用精密過濾輸液器,比較兩組患兒導管堵塞發生率的差異。[結果]使用普通輸液器組新生兒picc導管堵塞發生率為7.18%,使用精密過濾輸液器組新生兒picc導管堵塞發生率4.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精密過濾輸液器可預防和減少新生兒picc導管堵塞,減輕患兒痛苦,保證輸液順利進行,同時也減輕護士工作量。
重癥患者應用PICC導管堵塞的預防與護理進展
格式:pdf
大小:78KB
頁數:未知
4.6
總結了重癥患者應用picc期間預防及處理導管堵塞的護理措施,主要包括導管堵塞的相關因素,醫院picc護理管理,加強護理人員培訓,規范操作方法及導管堵塞后的再通。認為重癥患者應用picc發生堵管有其特殊性,應針對具體的原因進行預防和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重癥患者應用picc的堵管率,延長導管壽命,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中心靜脈導管堵塞的原因分析與處理預防
格式:pdf
大小:177KB
頁數:2P
4.5
中心靜脈導管是臨床上搶救危重患者的重要通道,廣泛用于輸液、輸血、藥物治療、腸道外營養、中心靜脈壓檢測、血液透析和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等,但在實踐中也發現存在導管堵塞的并發癥。就蘭州市肺科醫院外科手術患者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后發生堵管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制定出一套預防及處理導管阻塞的措施,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PICC置管患者并發導管堵塞的原因及護理
格式:pdf
大小:169KB
頁數:未知
4.7
總結了32例留置picc導管的泌尿系腫瘤患者并發導管堵塞的原因及護理對策。包括及時、正確的沖、封管和護理,預防導管內血栓形成的方法和護理,長期置管時防止導管扭曲的相關指導。認為有效的導管護理和指導可減少picc導管堵塞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肝素鈉封管預防癌性胸腔積液引流管堵塞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187KB
頁數:未知
4.7
目的探討肝素鈉封管預防癌性胸腔積液引流管堵塞的應用。方法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癌性積液患者78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9例。肝素組用2~3ml肝素稀釋液沖管后夾閉引流管,對照組用氯化鈉注射液沖管后夾閉,比較兩組堵管率。結果肝素組堵管率為2.6%,對照組為20.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3)。結論選擇肝素鈉稀釋液對胸腔引流管進行封管,能有效降低胸腔引流管堵塞率,適于臨床推廣應用。
肝素鈉封管預防癌性胸腔積液引流管堵塞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187KB
頁數:未知
4.4
目的探討肝素鈉封管預防癌性胸腔積液引流管堵塞的應用。方法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癌性積液患者78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9例。肝素組用2~3ml肝素稀釋液沖管后夾閉引流管,對照組用氯化鈉注射液沖管后夾閉,比較兩組堵管率。結果肝素組堵管率為2.6%,對照組為20.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3)。結論選擇肝素鈉稀釋液對胸腔引流管進行封管,能有效降低胸腔引流管堵塞率,適于臨床推廣應用。
肝素鈉封管預防癌性胸腔積液引流管堵塞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187KB
頁數:未知
4.8
目的探討肝素鈉封管預防癌性胸腔積液引流管堵塞的應用。方法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癌性積液患者78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9例。肝素組用2~3ml肝素稀釋液沖管后夾閉引流管,對照組用氯化鈉注射液沖管后夾閉,比較兩組堵管率。結果肝素組堵管率為2.6%,對照組為20.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3)。結論選擇肝素鈉稀釋液對胸腔引流管進行封管,能有效降低胸腔引流管堵塞率,適于臨床推廣應用。
介紹一種預防胃管堵塞的方法
格式:pdf
大小:87KB
頁數:1P
4.6
胃腸減壓、鼻飼是喉癌等大手術病人術后常用的護理技術操作[1],對疾病的治療及術后并發癥的預防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喉癌術后胃管留置時間較長,一般需20d左右,而一般臨床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硅膠胃管有效期是14d。為了減少病人反復插管的痛苦,我科于2011年引進一種新的胃管是德國進口的freka胃管,其有效期是41d,材質為聚氨酯,具有較好的柔韌性和組織相容性。但此胃管僅有胃管末端2個小
油化一次性氣管導管內壁防止導管堵塞的護理研究
格式:pdf
大小:92KB
頁數:未知
4.4
目的探討防止一次性氣管導管堵塞的方法,解決痰痂堵塞導管的護理難題。方法選擇81例行氣管切開術后留置一次性氣管導管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駔。對照組41例,按氣管切開術后導管護理常規進行護理。觀察組40例,行留置氣管導管的護理常規后,使用液狀石蠟對一次性氣管導管內壁進行油化處理。結果觀察組痰痂出現率7.3%,發生堵塞率2.4%。對照組痰痂出現率26.8%,發生堵塞率15%。兩組患者在導管內壁出現痰痂和發生堵塞率比較,p<0.01,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結論將液狀石蠟對留置的一次性氣管導管內壁進行油化護理,可降低導管內壁痰痂附著率和導管堵塞的發生率。
惡性胸腔積液引流管堵塞或引流不暢的影響因素
格式:pdf
大小:105KB
頁數:未知
4.8
目的探討惡性胸腔積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mpe)置管引流堵管或引流不暢的相關因素。方法選取2015-11至2017-12行mpe置管引流患者161例,統計患者性別、年齡、置管時間、胸腔積液狀態、導管情況等信息,分析mpe置管引流堵管或引流不暢相關危險因素。結果161例共發生32例引流管堵塞或引流不暢,不同性別、年齡、bmi、原發病、合并癥、抗凝藥物及靶向藥物使用情況、胸腔注藥患者間置管引流堵管或引流不暢發生率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置管時間較長、管口上抬高出液面、積液內含纖維素膜及血塊、血小板計數異常、胸水蛋白陽性患者,置管引流堵管或引流不暢發生率較高(p<0.05);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管口上抬高出液面(or2.578,95%ci1.357~4.846)、積液內含纖維素膜及血塊(or3.218,95%ci1.651~10.056)、封管方法(or1.689,95%ci1.427~4.297)為mpe置管引流堵管或引流不暢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p<0.05)。結論mpe置管引流發生引流管堵塞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管口上抬高出液面、積液內含纖維素膜及血塊、封管方法,臨床可參照上述危險因素采取干預措施。
PICC置管術后導管堵塞的危險因素與護理進展
格式:pdf
大小:431KB
頁數:2P
4.4
本文綜述了picc置管術后導管堵塞的危險因素包括血栓性因素和非血栓性因素及護理干預措施,即評估危險因素制定護理路徑,心里干預健康教育等以期降低堵塞率。1picc導管堵塞的危險因素1.1血栓性因素:1.1.1患者情況:多為一般情況差,需長期臥床,大手術患者手術時間>60min,年齡>40歲,肥胖,腫瘤,心衰或呼吸功能衰竭,腎病綜合征,化療藥物注射等因素,導致血流緩慢,血管內膜損傷,血液高凝
PICC插管未到位并發導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格式:pdf
大小:179KB
頁數:未知
4.7
本文分析picc插管未到位并發導管堵塞的原因,并探討其處理及預防措施.選擇好血管,可減少送管困難的發生;正確的封管及加強對picc患者出院管理能減少導管堵塞的發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
格式:pdf
大小:9KB
頁數:3P
4.7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是一種處理各種復雜創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 全新方法。負壓封閉引流術即在臨床傳統的負壓引流方法的基礎上創面置引流管,引流管不與創 面組織直接接觸(或用聚乙烯醇海綿包裹),創面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閉,形成一個密閉的引流系統, 從而防止外界細菌入侵,改善創面血運,達到創面快速愈合的效果。該技術于1992年由德國 fleischmann博士所首創,最先用于骨科領域治療軟組織缺損和感染性創面。1994年,裘法祖 教授等在國內率先引進這一新型引流技術。近年來國內外諸多學者將其應用于各種急慢性復雜創 面的治療或促進移植皮膚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過近十幾年的臨床應用和積極發 展,vsd技術已成為處理骨科和外科多種創面的標準治療模式。 價格約2500元/塊,面積約10*15cm 使用注意
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堵塞的危險因素及護理
格式:pdf
大小:121KB
頁數:未知
4.4
隨著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臨床應用的增多,picc管道堵塞時有發生,管道堵塞的護理在臨床上受到高度重視.為了減少管道堵塞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筆者現簡要綜述picc導管堵塞的表現、可能的原因、危險因素及相應的預防措施及堵管后的處理.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能源工業建設和生產機械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