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建筑與西方古典建筑風格差異之我見
格式:pdf
大小:120KB
頁數:1P
人氣 :96
4.4
中國傳統建筑風格注重于重禮制教化,致中和、重禮教、敬天地;崇尚人文精神,西方古典建筑重對稱,整體與局部,以及局部之間的比例、均衡、韻律等形式美原則。以及強調藝術、技術、環境的協調與布局,重視比例的適當與藝術的精巧等。因此,可以認為,中國建筑的理念性主要體現在"人文精神"上,而歐洲建筑的理念性主要集中體現在"邏輯思維"上。
論中西方傳統建筑風格的差異
格式:pdf
大小:134KB
頁數:1P
中國建筑文化是東方建筑文化的精華,西方建筑文化是歐洲建筑文化的源泉。本文通過對中西方傳統建筑風格進行比較,探討出順應歷史發展、符合客觀實際需要、創新建筑設計、豐富設計理念,才能使中國的建筑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中西方的古建筑風格差異
格式:pdf
大小:110KB
頁數:1P
4.7
封建社會時期,中西建筑的發展與各地政治、社會以及文化背景密切相關。為封建主服務是這時期建筑的共性。中西封建勢力及文化根基差異導致了兩條建筑發展道路。封建時期的社會歷史是研究中西建筑文化根源的重要環節。
各具特色的中、西古典建筑風格
格式:pdf
大小:828KB
頁數:3P
4.6
文章例舉古希臘建筑與中國秦漢時期宮殿建筑風格,通過對比發掘中、西古典建筑藝術文化的差異及其雙方不同的思想主張。
凝固的音樂——日本古典建筑與西方古典建筑的比較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4P
4.5
東、西方古典建筑有著非常鮮明的差別,他們以實質的材料和非實質的精神方面揭示出一個社會在政治、哲學和宗教方面的價值觀。政治上,民主制度和獨裁統治影響了建筑的布局。哲學上,西方建筑受理性主義哲學思想影響至深,而日本則重在抒情。宗教上,不同的信仰孕育出不同的建筑形式。歌德把建筑稱為\"凝固的音樂\
從高迪作品淺談西方傳統建筑風格
格式:pdf
大小:5.6MB
頁數:7P
4.6
從高迪作品淺談西方傳統建筑風格 安東尼奧·高迪,西班牙建筑師,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 西班牙“新藝術”運動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高迪對于所謂風格的單純從來沒有興趣,他的設計充滿了各 種風格的折衷處理。對于他來說,所有他喜歡的過去的風格都是 可借鑒的源泉。 他反對簡單的復古,他的設計絕對不是古典風格的翻版,而 是通過自己吸收以后的結晶。 高迪設計時期經過幾個特殊的階段: 第一階段是所謂的摩爾風格階段,這個時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有強烈的阿拉伯摩爾風格的 特點,但是并不是單純的復古,而是通過他的折衷處理,特別是各種材料的混合應用,很具 特色。 代表作品有:文森公寓 這個設計的墻面大量采用釉面瓷磚作鑲嵌裝飾處理,具有摩爾建筑的特點,是高迪的第 一個摩爾風格建筑。 在文森公寓建筑的外面裝飾中,高迪設計了許多類似穹窿結構的,但只是一種半平面化 拱形浮雕造型的裝飾,凸起于墻面,并
中西方古建筑風格上的差異
格式:pdf
大小:19KB
頁數:2P
4.4
建筑,作為人類創造出來的物質之一,被深深的刻上了人們意識形態的烙印。正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得古代建筑的發展有著各自的特色,也形成了多元化的建筑風格。
中國古典建筑風格解析--以西南風格為例
格式:pdf
大小:795KB
頁數:1P
4.8
中國建筑具有秦風漢韻之說,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及光輝的成就。從半坡遺址出現的方形或者圓形的穴式房屋,到現在已經有著六千年的歷史。其中修建在崇山峻嶺上的萬里長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偉大奇跡;而建于隋代的安濟橋,體現了科學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也是世界橋梁科學建筑的頂端;北京明清時期的故宮,是目前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筑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大規模建筑群。中國現存的這些技術高超、藝術精湛、具有獨特的風格特色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獨樹一幟,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西南風格作為我國建筑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著自己的特點。
傳統建筑風格在當代建筑創作中的傳承與創新
格式:pdf
大小:2.0MB
頁數:2P
4.6
文章通過對我國當代優秀建筑案例的剖析,從借鑒模仿、片段移植和抽象繼承三個方面探討了傳統建筑風格在當代建筑創作中的運用,以期為繁榮當代建筑創作提供更廣泛的依據。
保持城市古典建筑風格:對舊建筑保護,改造及地下增層技術的探討
格式:pdf
大小:221KB
頁數:7P
4.6
哈爾濱中央大街舊建筑保護改造中,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了幾種行之有效的設計方法和施工經驗,增加了使用面積,保持了原有風貌。
從建筑材料角度看東西方傳統建筑之差異
格式:pdf
大小:177KB
頁數:3P
4.3
東西方傳統建筑共存了幾千年,無論在建筑形態、建筑用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性。文章從東西方建筑所選材料的不同來對兩類建筑的差異性進行探討,闡明東西方傳統建筑的發展變遷,為今后創造出一種嶄新的、融會古今與現代建筑材料相契合的時代建筑服務。
中國南北方標志性建筑風格差異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1P
4.7
人類的生存發展,離不開衣、食、住、行四大要素,其中,\"住\"指供我們起居生活的建筑.中國地域遼闊,根據自然氣候可以劃分為南方和北方兩大區域.受兩大區域諸多因素的影響,南方建筑和北方建筑在長期地發展與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與特點.本文將選取南北方的一些標志性建筑,分析對比其中的風格差異,并結合各自特點,探究其背后的設計手法.
中西方建筑裝修裝飾的風格差異
格式:pdf
大小:315KB
頁數:1P
4.3
前言21世紀建筑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北京憲章》中指出,"文化是歷史的沉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是城市和建筑之魂。"可以見得,文化對于建筑裝修裝飾風格的影響是比較深重的,文化是記載人類文明腳步的載體,在她的浸染下的建筑發展歷程,會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民族特色。在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衍生出的建筑審美觀點和精神追求自然是不同的,本文中,筆者將會對中西方
吐魯番現代建筑設計中傳統建筑風格的運用
格式:pdf
大小:106KB
頁數:3P
4.7
從氣候、宗教、色彩、圖案四個角度介紹了吐魯番傳統建筑的藝術風格,研究了吐魯番現代建筑的設計理念,并以吐魯番市濱湖小區為例作了闡述,展現了現代建筑與傳統建筑符號相互融入,和諧統一的效果。
風化現象下歐洲古典建筑與中國傳統建筑比較研究
格式:pdf
大小:649KB
頁數:3P
4.5
風化作用使一切人工痕跡逐漸消弭最終回歸至自然狀態,而自然環境也試圖通過風化這一媒介將被建筑異化分割出去的空間重新融入大環境中。以建筑現象學為視角,結合建構文化和建構理論的研究方法,從風化塑造建成后的建筑品質及建筑對風化的抗性反饋2方面探討風化現象下歐洲古典建筑和中國傳統建筑的不同變化及其抵御方式。通過風化現象下這2種風格迥異建筑體系的異質性展現,為消解時空壓縮的全球化語境下建筑同質化的趨勢探尋了路徑。
淺談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柱式藝術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2P
4.7
在研究西方建筑發展史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它們的柱式藝術。它是歐洲建筑藝術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同時期的柱式藝術裝飾風格展示了西方古典建筑中不同時代的審美情趣及其歷史和文化內涵,對研究西方建筑的整個演變歷程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裝配式建筑與傳統建筑施工階段可持續性差異研究
格式:pdf
大小:2.7MB
頁數:1P
4.4
本文通過分析文獻資料及專家訪談言論,由節能減排以及質量、安全等幾個角度來闡述裝配式建筑的優勢所在,對裝配式建筑的未來發展趨勢做出評價。相較于傳統建筑來說,裝配式建筑在可持續方面有較大的優勢;其次,裝配式建筑的節能、減排以及安全性都比較可觀;同時,與傳統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工作強度、操作難度以及能源消耗和施工質量、噪音、廢棄物及模板用量等多個方面指標的可持續性上都有較大的優勢;構件生產單位的評價在所有可持續性差異評價中居于首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位列第二
西方古典建筑中柱式的裝飾藝術
格式:pdf
大小:390KB
頁數:3P
4.6
在世界建筑發展史中,西方古典建筑曾作為世界建筑的主流,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西方建筑藝術發展的一種傳承,柱式藝術是西方古典建筑美學中極有價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西方古典建筑中柱式藝術裝飾的形式,展示了不同時期柱式的審美情趣和其所蘊涵的歷史、文化積淀
中國傳統建筑與西方古典建筑之柱式比較
格式:pdf
大小:121KB
頁數:2P
4.6
通過對中國傳統柱式和西方古典建筑柱式從柱頭、柱身、柱礎的細部比較,分析東西方柱式的藝術裝飾和造型方面的差異。通過對比研究吸取兩者的精華并為當代造型裝飾提供理論和現實指導。
中西方的古建筑風格差異
格式:pdf
大小:110KB
頁數:未知
4.7
封建社會時期,中西建筑的發展與各地政治、社會以及文化背景密切相關。為封建主服務是這時期建筑的共性。中西封建勢力及文化根基差異導致了兩條建筑發展道路。封建時期的社會歷史是研究中西建筑文化根源的重要環節。
木石之爭——中西方古典建筑文化比較
格式:pdf
大小:224KB
頁數:1P
4.8
每個時代的建筑風格都反映著當時的歷史與文化氣息,而每一次建筑風格的轉變,都伴隨著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現。不同國度建筑文化的異同,也可歸結為其建筑材料的不同。中國和西方建筑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運用木材,一個運用石材,在古代,這是一場“木石之爭”。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消防機電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