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彈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測定
格式:pdf
大小:54KB
頁數:3P
材料彈性模量e和泊松比的測定 彈性模量e和泊松比是各種材料的基本力學參數,測試工作十分重要,測試方法也 很多,如杠桿引伸儀法、千分表法、電測法等。本節介紹電測法。 一、實驗目的 1.了解材料彈性常數e、的定義。 2.掌握測定材料彈性常數e、的實驗方法。 3.了解電阻應變測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驟。 4.驗證虎克定律。 5.學習最小二乘法處理實驗數據。 二、實驗設備 1.ts3861型靜態數字應變儀一臺; 2.nh-10型多功能組合實驗架一臺; 3.拉伸試件一根; 4.溫度補償塊一塊; 5.游標卡尺。 三、實驗原理和方法 彈性模量是材料拉伸時應力應變成線形比例范圍內應力與應變之比。材料在比例極限內 服從虎克定律,其關系為: e f a 試件的材料為鋼,寬h和厚t均由實際測量得出,形狀為亞鈴型扁試件如圖2-17,應 變片的k=2.08。實驗時利用nh-3
基于隨機骨料模型的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研究
格式:pdf
大小:757KB
頁數:6P
為確定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基于細觀層次假定混凝土是由骨料、砂漿和兩者之間的粘結界面組成的三相復合材料,借助蒙特卡羅方法和瓦拉文公式,在二維平面上建立了隨機骨料模型。通過有限元法預測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并將數值計算結果與試驗結果進行比較,驗證了該細觀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混凝土各細觀組成成分的彈性模量、骨料體積率、骨料最大粒徑、骨料級配、界面厚度以及孔隙等因素對混凝土彈性模量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在混凝土的各細觀組成成分中,砂漿彈性模量對混凝土彈性模量的影響最大;連續級配的混凝土彈性模量在相同條件下大于間斷級配的混凝土;孔隙的存在以及界面層厚度的增大均會使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減小。研究結果為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及力學性能的優化提供參考。
基于隨機骨料模型的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研究??
格式:pdf
大小:757KB
頁數:6P
4.6
為確定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基于細觀層次假定混凝土是由骨料、砂漿和兩者之間的粘結界面組成的三相復合材料,借助蒙特卡羅方法和瓦拉文公式,在二維平面上建立了隨機骨料模型。通過有限元法預測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并將數值計算結果與試驗結果進行比較,驗證了該細觀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混凝土各細觀組成成分的彈性模量、骨料體積率、骨料最大粒徑、骨料級配、界面厚度以及孔隙等因素對混凝土彈性模量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在混凝土的各細觀組成成分中,砂漿彈性模量對混凝土彈性模量的影響最大;連續級配的混凝土彈性模量在相同條件下大于間斷級配的混凝土;孔隙的存在以及界面層厚度的增大均會使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減小。研究結果為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及力學性能的優化提供參考。
硬化水泥漿體彈性模量細觀力學模型
格式:pdf
大小:635KB
頁數:7P
4.4
應用復合材料力學理論和有孔介質力學(poromechanics)理論建立了一個描述硬化硅酸鹽水泥漿體彈性模量的細觀力學模型,將硬化水泥漿體從不同尺度上劃分為4個層次,即c-s-h凝膠、水泥水化產物、水泥漿體骨架和水泥漿體,分別應用不同的細觀力學模型予以描述:將c-s-h視為飽和的有孔介質;應用mori-tanaka模型描述水泥水化產物的彈性性質;應用三相模型(three-phasemodel)模擬水泥漿體骨架的有效彈性模量;最后,再次應用mori-tanaka模型和有孔介質理論,計算水泥漿體的排水和不排水彈性模量(drainedandundrainedelasticmoduli)。該模型所需要的參數為水泥漿體各個組成部分的自身彈性性質,使用方便。通過預測文獻中的實測結果,證明了該模型的有效性。
測定材料彈性模量實驗知識分享
格式:pdf
大小:120KB
頁數:5P
4.4
測定材料彈性模量實 驗 精品文檔 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測定材料彈性模量實驗 一、實驗目的 1、驗證單向拉伸時的虎克定律并測定低碳鋼的彈性模量e和泊松比μ。 2、了解電測法的基本原理,學習電阻應變儀的操作。 二、實驗設備 1、萬能材料實驗機 2、cm—1c型型數字靜態應變儀 3、游標卡尺 三、測試原理及裝置 測定鋼材彈性常數時,一般采用在比例極限內的拉伸試驗。本實驗采用低碳鋼矩形截 面試件,試件形狀如圖3—1所示,截面名義尺寸為10mm×50mm;材料屈服極限 σs=235.2mpa測試原理如下: 鋼材在比例極限內服從虎克定律,其表達式為: e(1) 或 精品文檔 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a p e (2) 又由泊松比定義知: ' (3) 給定試件的幾何尺寸,在試件中線中部的兩面,分別貼上兩片縱向和兩片
測定材料彈性模量實驗
格式:pdf
大小:129KB
頁數:5P
4.3
測定材料彈性模量實驗 一、實驗目的 1、驗證單向拉伸時的虎克定律并測定低碳鋼的彈性模量e和泊松比μ。 2、了解電測法的基本原理,學習電阻應變儀的操作。 二、實驗設備 1、萬能材料實驗機 2、cm—1c型型數字靜態應變儀 3、游標卡尺 三、測試原理及裝置 測定鋼材彈性常數時,一般采用在比例極限內的拉伸試驗。本實驗采用低碳鋼矩形截 面試件,試件形狀如圖3—1所示,截面名義尺寸為10mm×50mm;材料屈服極限σs=測 試原理如下: 鋼材在比例極限內服從虎克定律,其表達式為: e(1) 或 a pe (2) 又由泊松比定義知: ' (3) 給定試件的幾何尺寸,在試件中線中部的兩面,分別貼上兩片縱向和兩片橫向電阻應 變片,如圖3—1所示。將應變片的引出線接于電阻應變儀(參見附錄)。當試件受一定 的拉伸載荷p而變形時,便可由電阻應變儀測得試件縱向應變ε及橫向應變ε’,即可由
材料彈性模量及泊松比
格式:pdf
大小:30KB
頁數:2P
4.5
材料彈性模量及泊松比 序號材料名稱彈性模量e\gpa切變模量g\gpa泊松比μ 1鎳鉻鋼、合金鋼20679.380.25~0.3 2碳鋼196~206790.24~0.28 3鑄鋼172~202-0.3 4球墨鑄鐵140~15473~76- 5灰鑄鐵、白口鑄鐵113~157440.23~0.27 6冷拔純銅12748- 7軋制磷青銅113410.32~0.35 8軋制純銅108390.31~0.34 9軋制錳青銅108390.35 10鑄鋁青銅10341- 11冷拔黃銅89~9734~360.32~0.42 12軋制鋅82310.27 13硬鋁合金7026- 14軋制鋁6825~260.32~0.36 15鉛1770.42 16玻璃552
常用材料彈性模量
格式:pdf
大小:25KB
頁數:1P
4.3
名稱 彈性模量 e/gpa 切變模量 g/gpa泊松比μ名稱 彈性模量 e/gpa 切變模量 g/gpa泊松比μ 灰鑄鐵118~12644.30.3軋制鋅8231.40.27 球墨鑄鐵173—0.3鉛166.80.42 碳鋼、鎳鉻鋼 、合金鋼 20679.40.3玻璃551.960.25 鑄鋼202—0.3有機玻璃2.35~29.42—— 軋制純銅10839.20.31~0.34橡膠0.0078—0.47 冷拔純銅12748—電木1.96~2.940.69~2.060.35~0.38 軋制磷錫青銅11341.20.32~0.35夾布酚醛塑料3.92~8.83—— 冷拔黃銅89~9734.3~36.30.32~0.42賽璐珞1.71~1.890.69~2.060.35~0.38 軋制
硬化水泥石彈性模量預測的分級模擬方法
格式:pdf
大小:450KB
頁數:5P
3
硬化水泥石彈性模量預測的分級模擬方法——提出了硬化水泥石彈性模量預測的分級模擬方法.根據水泥石中各組分的幾何尺度,將硬化水泥石結構分為兩級:第一級由c—s-h和ch組成,第二級由水化凝膠、未水化水泥和毛細孔組成.應用兩相復合材料彈性模量的精確解求...
杉木木材縱向彈性模量二元預測模型的構建
格式:pdf
大小:236KB
頁數:4P
4.6
為構建穩健、實用的木材縱向彈性模量預測模型,以人工林杉木木材為研究對象,分別測定了同一非標無疵小試樣的氣干密度、微纖絲角和順紋抗拉彈性模量,構建了以木材密度或微纖絲角為單一變量及二者的特定組合為自變量的3種縱向彈性模量預測模型。結果表明,3種預測模型的預測精度存在顯著差異。以密度與微纖絲角比值為自變量所構建的預測模型的決定系數最高、預測殘差標準差最小。該模型證實,密度和微纖絲角共同影響木材的順紋抗拉彈性模量。對于杉木,影響其順紋抗拉彈性模量的關鍵因子是密度。
速生楊木單板橫紋彈性模量預測模型
格式:pdf
大小:227KB
頁數:4P
4.8
建立速生楊木單板橫紋彈性性能的預測模型,利用該模型分析了速生楊木單板在受壓和不同含膠量情況下的橫紋彈性模量。考慮到木材密度、單板裂隙度和涂膠量等的影響,按照復合材料原理模型,分別在涂膠量體積大于單板裂隙體積、涂膠量體積小于單板裂隙體積和涂膠量體積為零條件下,探討了單板橫紋彈性模量模型。結果表明:當涂膠量體積大于單板裂隙體積時,預測值和試驗值之間相對誤差小于15%。
水泥混凝土動彈性模量
格式:pdf
大小:23KB
頁數:2P
4.3
試驗 室名 稱: 記錄 編 號: 動彈性模量平均值 (mpa) 混凝土動彈性模量試驗檢測記錄表 頻率平均值(hz) 動彈性模量(mpa) 基頻振動頻率(hz) 試件的長度(mm) 試件的截面邊長 (mm) 試件編號 試件質量(g) 試驗條件試驗日期 主要儀器設備及編 號 試驗依據樣品編號 樣品描述樣品名稱 第頁,共頁 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務單編號 備注: 試驗:復核:日期:年月日
水泥混凝土抗彎拉彈性模量
格式:pdf
大小:21KB
頁數:1P
4.5
第頁,共頁 試驗室名稱:記錄表號: 水泥混凝土抗彎拉彈性模量試驗檢測記錄表jj0512 江西省南昌至寧都高速公路項目 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務編號 樣品名稱樣品編號 試驗依據樣品描述 試驗條件試驗日期 主要儀器設備及編號 循環前抗彎拉強度 試件編號 斷裂位置 破壞極限荷載(kn) 抗彎拉強度(mpa) 抗彎拉強度平均值(ff(mpa) 抗彎拉彈性模量測試 試件編號 試件支座間距離l(mm) 基準應力f0.5荷載值(kn) 初始荷載值f0(kn) δ0(0.001mm) δ0.5(0.001mm) δ0(0.001mm) δ0.5(0.001mm) δ0(0.001mm) δ0.5(0.001mm) δ0(0.001mm) δ0.5(0.001mm) 混凝土抗彎拉彈性模量ef(mpa) 混凝土抗彎拉彈性模量ef(mpa)
復合水泥爐渣灰材料動彈性模量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3KB
頁數:4P
4.7
為了研究復合水泥爐渣灰動力特性,通過動三軸試驗,測試出不同替換比率下復合水泥爐渣灰的ed-ε曲線。分析應變、圍壓及替換比率等對動彈性模量的影響規律。得出如下結論:動彈性模量隨著應變的增加而遞減;應變一定,圍壓增加,復合水泥爐渣灰土具有較高的動彈性模量;應變一定,提高替換比率,可以增加復合水泥爐渣灰土試樣的整體強度。復合水泥爐渣灰作為注漿材料進行土體加固的研究成果,可為其加固體的抗震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金屬材料的拉伸及彈性模量測定實驗
格式:pdf
大小:202KB
頁數:7P
4.3
南昌大學實驗報告 金屬材料的拉伸及彈性模量測定實驗 一、實驗目的 1、觀察低碳鋼和鑄鐵在拉伸過程中的力與變形的關系。 2、測定低碳鋼的彈性模量e。 3、測定低碳鋼拉伸時的屈服極限;強度極限,伸長率和截面收縮率 4、測定鑄鐵的強度極限。 5、比較低碳鋼(塑性材料)與鑄鐵(脆性材料)拉伸時的力學性質。 6、了解cmt微機控制電子萬能實驗機的構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實驗原理 試件夾持在夾具上,點擊試件保護鍵,消除夾持力,調節拉力作用 線,使之能通過試件軸線,實現試件兩端的軸向拉伸。 試件在開始拉伸之前,設置好保護限位圈,微機控制系統首先進入 powertest3.0界面。試件在拉伸過程中,powertest3.0軟件自動描 繪出一條力與變形的關系曲線如圖1—2,低碳鋼在拉伸到屈服強度 時,取下引伸計,試件繼續拉伸,直至試件被拉斷。 南昌大學實驗報告 低碳鋼試件的拉伸曲線(圖1—2a
常用材料的彈性模量與泊松比
格式:pdf
大小:46KB
頁數:2P
4.5
(1牛頓每平方毫米為1mpa)(1千牛頓每平方毫米為1gpa) 彈性模量e切變模量g密度 gpagpag/cm 3 (t/m 3 ) 灰鑄鐵118-12644.30.37 白口鑄鐵113-157440.23-0.277.55 球墨鑄鐵17373-760.37.3 延性鐵1207.70.317.3 金屬鎂450.331.74 鎂合金1.74 鈦(ti)105-120 碳鋼20679.40.24-0.287.3-7.85 鑄鋼2020.37.8 鎳鉻鋼20679.40.25-0.37.9 合金鋼20679.40.25-0.37.9 高速鋼(含ww9%)8.3 高速鋼(含ww18%)8.7 軋制純銅(紫銅)10839.20.31-0.348.9 冷拔純銅(紫銅)127488.9 軋制磷錫青銅
常用材料的彈性模量及泊松比
格式:pdf
大小:142KB
頁數:6P
4.8
常用材料的彈性模量及泊松比 序號材料名稱彈性模量\e\gpa切變模量\g\gpa泊松比μ 1鎳鉻鋼、合金鋼20679.380.25~0.3 2碳鋼196~206790.24~0.28 3鑄鋼172~202-0.3 4球墨鑄鐵140~15473~76- 5灰鑄鐵、白口鑄鐵113~157440.23~0.27 6冷拔純銅12748- 7軋制磷青銅113410.32~0.35 8軋制純銅108390.31~0.34 9軋制錳青銅108390.35 10鑄鋁青銅10341- 11冷拔黃銅89~9734~360.32~0.42 12軋制鋅82310.27 13硬鋁合金7026- 14軋制鋁6825~260.32~0.36 15鉛17
用混合模型反演法計算水電站壩基彈性模量
格式:pdf
大小:669KB
頁數:6P
4.4
給出了混合模型反演壩基彈模的基本公式和基本步驟,給出了實測位移為相對位移條件下的計算公式并對白水峪水電站大壩進行了具體計算,對壩基進行了安全評價
基于復合材料細觀力學模型的瀝青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6P
4.3
針對目前預測瀝青混凝土彈性模量的主要方法(基于宏觀層面的試驗法和經驗法)均未能反映其細觀結構的問題,基于復合材料細觀力學方法建立了瀝青混凝土多相的2層嵌入式細觀力學模型,求解得到單夾雜復合材料的2個彈性常數(彈性模量和剪切模量);結合多步驟方法,即將各檔粒徑集料與空隙逐一投入,然后進行均勻化,得到多夾雜復合材料彈性模量,并與試驗值進行對比。結果表明:預測結果與試驗結果基本相同;該方法能夠反映各組成材料在瀝青混凝土中所起的力學作用;瀝青混凝土的空隙率、瀝青膠漿的彈性模量對瀝青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有重要影響。
常用材料彈性模量和泊松比
格式:pdf
大小:9KB
頁數:1P
4.7
常用材料彈性模量和泊松比 2009-09-2820:40:44作者:佚名來源:網絡 文本摘要:常用材料彈性模量和泊松比 關鍵詞:彈性模量泊松比 材料名稱縱向彈性模量e(mpa)剪切模量g(mpa)泊松比μ 鉛1.7×1067×1050.42 鑄鐵(7.5~16)×10645×1050.23~0.27 鐵(軟的)19×106 鑄鋼17.5×106 碳鋼(20~21)×10681×1050.24~0.28 合金鋼(21~22)×10681×1050.25~0.3 焊接鋼(16~20)×10677×1050.28 石灰石4.2×106 砂巖1.8×106 花崗巖4.9×106 大理石5.6×106 玻璃5.6×10622×1050.25 橡膠0.0008×1060.47 電木(0.2~0.6)×
砂漿強度和彈性模量測試規范
格式:pdf
大小:83KB
頁數:3P
4.7
第七章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 第7.0.1條本方法適用于測定砂漿立方體的抗壓強度。 第7.0.2條抗壓強度試驗所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試模為70.7mm×70.7mm×70.7mm立方體由鑄鐵或鋼制成,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并 拆裝方便。試模的內表面應機械加工,其不平度應為每100mm不超過0.05mm。組裝后各 相鄰面的不垂直度不應超過±0.50; 二、搗棒:直徑10mm,長350mm的鋼棒,端部應磨圓; 三、壓力試驗機:采用精度(示值的相對誤差)不大于±2%的試驗機,其量程應能使 試件的預期破壞荷載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 四、墊板:試驗機上、下壓板及試件之間可墊以鋼墊板,墊板的尺寸應大于試件的承壓 面,其不平度應為每100mm不超過0.02mm。 第7.0.3條立方體抗壓強度試件的制作及養護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公路工程標準員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