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DT和WT方法識別超高層建筑的模態參數
格式:pdf
大?。?span id="0qehyy2"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71KB
頁數:5P
人氣 :53
4.4
超高層建筑風致振動相關的動態參數尤其是阻尼比數據資料的缺乏會增加設計階段動態參數準確選取的難度。因而,現役超高層建筑動態響應的實測與參數識別對這些動態數據資料的補充和設計準確性的校驗是十分必要的。將基于強風作用下超高層建筑——上海金茂大廈動態響應的現場實測,使用Morlet小波變換并且結合隨機減量技術(RDT)識別上海金茂大廈的固有頻率和阻尼比。數值結果表明,上海金茂大廈固有頻率的識別非常精確,但發現阻尼比的識別隨著階數的升高其標準差有增大的趨勢。
超高層建筑基于雙模態轉換的風載主模態識別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9P
在同濟大學tj-2風洞中對某超高層建筑進行了剛性模型分組同步測壓風洞試驗,獲得了各測點層的風力時程,然后運用雙模態轉換法(dmt)—即聯合運用經典模態分析法(cma)和本征正交分解法(pod)來進行風振響應計算,研究風荷載對響應的影響因素。計算結果表明:風振響應的結果與荷載-振型影響系數有關,當某階荷載模態與振型模態正交性較強時,該階荷載對響應的貢獻較小,反之亦然;同時,風振響應的結果還與荷載模態主坐標的能量大小(本征值)及頻譜特性、結構頻率和阻尼比有關,本征值越大,其對風振響應的貢獻越大,在阻尼比為定值時,某階頻率處的功率譜值越大則其對風振響應的共振分量貢獻也會越大。
多維ARX模型在高層建筑模態識別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582KB
頁數:4P
針對高層建筑模態識別具有激勵難以實現、噪聲影響大等特點,從狀態空間理論出發,建立了多維arx模型,運用極大似然法估計arx模型參數,推得結構的模態參數。采用線性濾波器法對白噪聲進行濾波,模擬脈動風的作用,分析了不同噪信比和不同模型階次對固有頻率、阻尼比和振型的影響。結果表明,多維arx模型適合于高層結構在線識別,特別適用干結構振型的識別,具有很強的抗噪聲能力。
基于VMD的建筑結構模態參數識別
格式:pdf
大?。?span id="o9rwepp"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7MB
頁數:10P
4.5
在建筑結構的健康監測、控制和狀態評估中經常遇到的一個關鍵性問題是如何根據實測響應信號準確估計結構阻尼比及自振頻率等模態參數;基于變分模態分解(vmd)提出一種新的結構模態參數識別方法;該方法首先對實測振動信號進行vmd分解;獲得單模態信號;然后采用自然環境激勵技術(next)得到單模態信號的自由衰減響應;最后利用直接插值法(di)和曲線擬合獲得結構的自振頻率和阻尼比;通過三層框架結構的數值模擬驗證了該方法的準確性及可靠性;利用該技術對臺風“達維”作用下廣州中信廣場的實測加速度數據進行分析;并將估計的結構模態參數和其他識別方法的分析結果進行對比;進一步驗證了該方法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高層建筑模態抗震設計中的多模態靜力推覆分析
格式:pdf
大小:963KB
頁數:5P
4.4
將模態推覆分析方法與用自適應的加載方式相結合,提出了一種改進的多模態靜力推覆分析方法.運用模態推覆分析將多自由度體系解耦成每階模態對應的單自由度體系,對于每階模態下的推覆分析,當結構進入塑性階段后,采用自適應的加載方式,得到每階模態下結構的反應.將結構推至每階振型下的目標位移,采用srss組合的方式得到結構的響應.對應每階振型下推覆分析的目標位移采用非彈性能力譜方法來計算.對不同高度的多高層鋼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結構在8度罕遇地震下抗震性能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本文的靜力推覆分析所得的結構響應同非線性動力時程分析所得的結果吻合較好.
高層建筑的模態分析與可靠性管理
格式:pdf
大?。?span id="ko92kut"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47KB
頁數:3P
4.7
模態分析的理論基礎是在機械阻抗的概念上發展起來的。實際的工程結構均可視為有阻尼的多自由度系統。在此,通過研究問題背景,使用結構軟件進行模態分析。在建模過程中,不可能每個細節都與實際施工一樣,應遵循安全性、耐久性、適用性的特點,對問題模型化,用有限元,變分原理,推出方程[m]δ+[k]δ=0??紤]多種因素,確定框架結構的結構方案和布置,確保建筑可靠性。
超高層建筑頂升模板體系設計及模態分析
格式:pdf
大小:642KB
頁數:5P
4.3
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頂升模板技術是一種新工藝。由于高強度混凝土的終凝時間較長,運用需要周轉的模板模式施工是不利的。以實際工程為例,對頂升模板體系進行設計,借助sap2000對系統進行數值模擬和模態分析,進而對整個頂升模板體系進行優化設計,得出最優的設計方案。
高層建筑TMD風振控制分析的復模態法
格式:pdf
大?。?span id="py8h9pi"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858KB
頁數:6P
4.8
本文對帶tmd的高層建筑風振響應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首先建立了運動方程,然后用第一振型將主體結構展開,針對所得方程為非經典阻尼和非對稱結構以及脈動風譜為非有理分式風譜的情況,用線性濾波過程生成脈動風譜,用復模態理論和擴階法進行解耦,獲得了等效風譜對應的以第一振型表示的結構風振響應的解析解。本文方法可用于帶tmd結構的風振與抗風可靠度分析以及基于可靠度約束的抗風優化設計。
基于地震激勵的混凝土橋梁模態參數識別
格式:pdf
大?。?span id="xvxpu6w"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01KB
頁數:4P
4.4
為探討基于地震激勵下自然激勵技術(next)結合特征系統實現算法(era)對于混凝土橋梁模態參數識別的可行性,對某一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進行了數值仿真分析。通過有限元分析軟件建立了橋梁的三維實體模型,對模型進行有限元模態分析和時程分析,并利用強震記錄實現地震激勵,利用加速度信號、考慮外界白噪聲的影響,在僅有輸出響應信號的情況下采用next/era方法識別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的模態參數。通過數值仿真分析,識別出結構前4階模態參數,與有限元模態分析得到的模態參數相比較,二者誤差較小,吻合較好。
基于小波變換方法的高層建筑模態參數辨識
格式:pdf
大?。?span id="e0zgj50"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78KB
頁數:6P
4.8
針對高層建筑抗震、抗風、健康監測及損傷診斷等研究中結構模態參數辨識問題,利用隨機減量技術從環境激勵下的高層建筑振動響應數據中提取自由衰減信號,根據自由衰減信號小波變換結果可以有效地辨識高層建筑固有頻率和粘性阻尼系數。通過仿真結果與理論值比較,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確性。該方法成功地運用于大連市某高層樓房的固有頻率和粘性阻尼系數的辨識,為該高層樓房健康監測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阻尼控制下高層建筑模態分析及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6q8a9wi"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92KB
頁數:未知
4.8
本文對具有阻尼控制系統的高層建筑的模態特性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分析和試驗研究。文中對于具有非經典阻尼分布的建筑結構體系的模態分析,應用并發展了veselic的整體jacobi法,具有顯著的優越性。研究表明,對高層建筑施加阻尼控制、隨著阻尼控制系統的阻尼參數及其在建筑上的安裝位置的變化,將顯著地改變建筑的模態特性。最后通過對一三層框架建筑模型進行試驗研究,從而驗證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經驗模態分解在高層建筑GP S變形監測分析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2.8MB
頁數:3P
4.4
經驗模態分解是一種數據驅動的自適應分解方法,能夠把數據信號分解為具有自然物理意義的內蘊模態函數,有效分解各個周期的變形信號,相對小波分析等方法有其固有優勢。本文針對某高層建筑物的gps變形監測時間序列,采用emd分解方法分離得到了建筑物的日周期、半日周期、整體趨勢等多個方面振動特征,符合實際變形信號特征,驗證了該方法在變形監測分析中的實用性。
彈性地基板模態試驗及地基動參數識別
格式:pdf
大?。?span id="b155w0q"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2MB
頁數:6P
4.4
用脈沖錘擊法進行了彈性地基上自由板的自由振動模態試驗,并用mescope軟件分析傳遞函數,得到了7階位移模態和應變模態。在此基礎上,對試驗結果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并總結了彈性地基板振動測試的場地經驗。對用優質lr12-2元建立的厚板ads1元進行了vlasov地基上矩形板的有限元分析,同時對vlasov地基上板的振型進行了分析,利用剛體模態進行了winkler地基參數識別,并利用2階頻率,根據模態振型匹配的原則進行雙參數地基參數的識別。結果表明:該有限元分析程序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地基板的振型呈模態密集區的形式。
小波變換在密集模態結構參數識別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4P
4.8
**資訊http://www.***.*** **資訊http://www.***.*** **資訊http://www.***.*** **資訊http://www.***.***
基于曲率模態的拱結構損傷識別方法研究
格式:pdf
大小:309KB
頁數:6P
3
基于曲率模態的拱結構損傷識別方法研究——以兩端鉸支的圓弧形拱為研究對象,通過有限元數值模擬計算得到拱損傷前后的前四階模態參數,然后運用中心差分近似求得拱的曲率模態并用于拱的損傷檢測研究。結果表明:當布置有足夠數量的振型測點時,拱損傷前后基于...
基于模態應變能法的結構損傷程度識別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d2phorb"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66KB
頁數:3P
4.4
在工程中結構損傷檢測不僅要判定損傷是否存在,而且還要進一步確定損傷位置和損傷程度.文章通過模態應變能相對損傷的靈敏度,建立損傷方程組,并且通過解損傷方程組來識別梁的損傷程度.文章以1根兩端固支的梁為研究對象并進行數值仿真,結果表明此方法能夠確定結構同時發生多處不同程度損傷的位置和估計損傷的程度,對實際工程應用有一定參考價值.
環境激勵下古建筑木結構模態參數識別與分析
格式:pdf
大?。?span id="cpgipuh"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05KB
頁數:5P
4.6
結構的模態參數識別是結構健康監測的重要內容,對結構的狀態評估與損傷識別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古建筑木結構亦是如此。利用在典型藏式古建筑木結構中布設的加速度動力特性監測系統,獲得所監測結構在人群荷載等環境隨機激勵下的振動響應數據,采用隨機減量法與itd法相結合的方法對加速度信號在時域內進行結構模態參數識別,獲取監測結構的動力特性參數。分析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在環境激勵下有效的識別結構的模態頻率與阻尼比。結合監測傳感器所采集的數據,利用matlab工具箱函數建立人工神經網絡,分析人群分布區域、密度、行走頻率等因素對結構動力特性參數識別精確度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對監測結構的動力響應進行預測,為該藏式古建筑木結構的結構狀態評估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
基于實驗模態分析理論的木/竹復合板物理參數識別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gth6tm1"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24KB
頁數:3P
4.5
基于實驗模態分析(ema)理論,利用脈沖激勵試驗和crasv5.1分析軟件得出木/竹復合客車底板的物理參數,為木/竹復合客車底板的動態設計和動力特性改進提供依據。
基于曲率模態和小波變換的簡支梁橋損傷識別方法
格式:pdf
大?。?span id="y7ukuij"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60KB
頁數:5P
3
基于曲率模態和小波變換的簡支梁橋損傷識別方法——小波變換具有在時域和頻域內表征信號局部特性的能力,能夠在不同尺度下對結構響應中的突變信號進行放大和識別.本文在曲率模態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小波變換的梁式結構損傷識別方法利用雙正交小波函數對損傷...
基于曲率模態振型進行梁式橋損傷識別研究_陳淮
格式:pdf
大?。?span id="vkac7dz"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89KB
頁數:4P
4.5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vol121 no110 公 路 交 通 科 技 journalofhighwayandtransportation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4年10月 文章編號:1002ο0268(2004)10ο0055ο03 收稿日期:2003ο08ο07 基金項目:鄭州大學和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0411052900) 作者簡介:陳淮(1962-),男,河南淮陽人,博士,教授,主要從事橋梁結構分析工作1(chenh@zzu1edu1cn) 基于曲率模態振型進行梁式橋 損傷
32層建筑模型的模態實驗
格式:pdf
大?。?span id="p0vbenb"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95KB
頁數:8P
4.6
32層建筑模型的模態實驗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環境工程或給排水工程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