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術的福安市茶園土壤環境質量調查與評價
格式:pdf
大小:604KB
頁數:4P
人氣 :74
4.6
借助GPs、GIS技術對福安市茶園土壤的環境質量進行調查評價。結果表明:福安市土壤環境質量等級為優、良和不合格的茶園面積分別占調查總面積的67.9%、31.4%和0.7%。茶園土壤污染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鉛和銅污染,鉛和銅含量超過無公害茶園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樣品數分別占調查總樣品數的4.0%和1.3%,鎘、鉻含量均低于綠色食品產地的土壤污染物限值,汞、砷含量則均低于無公害茶園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表明福安市茶園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較好。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格式:pdf
大小:51KB
頁數:4P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environmentalqualitystandardforsoils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防止土壤污染,保護生態環境,保障農林生產,維護人體健康, 制定本標準。 1.主題內容與達用范圍 1.1主題內容 本標準按土壤應用功能、保護目標和土壤主要性質,規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許濃度指標值及相應的 監測方法。 1.2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農田、蔬菜地、茶園、果園、牧場、林地、自然保護區等地的土壤。 2.術語 2.1土壤:指地球陸地表面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松層。 2.2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旨帶負電荷的土壤膠體,借靜電引力而對溶液中的陽離子所吸附的數量,以每千 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換性防離子的厘摩爾(按一價離子計)數表示。 3.土壤環境質量分類和標準分級 3.1土壤環境質量分類根據土壤應用功能和保護目標,劃分為三類: ⅰ類主要適用于國
綜合標識指數法在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157KB
頁數:未知
4.4
土壤環境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及時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并據此制定針對性的控制對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用于評價土壤環境質量的方法較多,但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還有待提高。綜合標識指數法已在我國河流水質評價中得以成功應用,鑒于該方法既可給出待評價樣本的環境質量等級,又可表達其單項指標超標的個數和整體是否滿足給定環境質量目標的情況,將引入并應用于某地區的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結果表明,該方法評價結果至少與2種及以上其他評價方法的評價結果一致,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屬性層次模型在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651KB
頁數:4P
4.6
建立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的屬性層次模型,以土壤綜合環境質量評價、評價指標及各樣本建立層次結構,將層次分析法中的比例標度轉化為相對屬性測度得到各指標權重,再計算合成屬性值來實現對各土壤樣本的質量等級綜合評判與排序。將此方法應用于某地區農業土壤環境8個樣本、6項重金屬污染指標的綜合評價,結果表明,與密切值法的評價結果相一致,與模糊綜合評判法和分級貼近度法的評價結果略有差異;計算簡單、合理,評價結果準確可靠。
基于GIS技術的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研究——以山西省永濟市為例
格式:pdf
大小:280KB
頁數:6P
4.7
以山西省永濟市耕地為研究區域,通過收集整理土壤環境質量樣點數據,運用gis技術建立了土壤環境質量數據庫,依據國家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進行分析評價,獲得了永濟市耕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結果。土壤面源污染水、土綜合評價結果表明:18個樣點中有3個為無污染,11個為輕度污染,4個為中度污染。點源污染土壤綜合評價結果表明:該區主要污染物為f、cl、pb、cd、as及ddt。蔬菜地樣點綜合評價表明:大部分蔬菜生產符合綠色食品種植要求(ny/t391-2000)和無公害食品蔬菜地種植要求(ny5010-2001);在不符合要求的樣點中,超標物主要是cd、pb、hg、as及ddt。該研究為進一步加強土壤環境質量管理與修復決策奠定了基礎。
4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格式:pdf
大小:150KB
頁數:12P
4.7
第四章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4-1 第四章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環境現狀調查的一般原則,環境現狀調查時,首先 應搜集現有的資料,當這些資料不能滿足要求時,再進行現場調查和監測。本項目位 于濮陽縣新區,北至電廠路,南與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渠相接,西距濮陽縣縣政府3.2 公里,北面緊鄰工業區。由于目前無可用監測數據用于參考,故本章暫時擱置。 4.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 環境空氣質量現狀采用《河南鑫澳重型鋼結構有限公司“20萬噸/年重型鋼構、30 萬臺(套)/年石油配件和10萬件/年橡膠制品及制模建設項目”》監測數據對區域環 境空氣現狀進行評價。監測時間為2013年9月22日~2013年9月28日,共設置3個 監測點位。 4.1.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 (1)監測點位布設 根據河南鑫澳重型鋼結構有限公司委托濮陽市環境監測站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20200921205159)
格式:pdf
大小:67KB
頁數:6P
4.6
環境標準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environmentalqualitystandardforsoils gb15618-1995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防止土壤污染,保護生態環境,保障農林生產,維護人體健 康,制定本標準。 1主題內容與達用范圍 1.1主題內容 本標準按土壤應用功能、保護目標和土壤主要性質,規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許濃度指標值及相應 的監測方法。 1.2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農田、蔬菜地、茶園、果園、牧場、林地、自然保護區等地的土壤。 2術語 2.1土壤:指地球陸地表面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松層。 2.2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旨帶負電荷的土壤膠體,借靜電引力而對溶液中的陽離子所吸附的數量,以每 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換性防離子的厘摩爾(按一價離子計)數表示。 3土壤環境質量分類和標準分級 3.1土壤環境質量分類 根據土壤應用功能和保護目標
基于集對分析法的農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
格式:pdf
大小:456KB
頁數:5P
4.4
集對分析是一種新的不確定性分析方法,其聯系度概念具有鮮明的辨證性、完整性,使其成為處理不確定性問題的有效方法。農田土壤環境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因此擬引入集對分析理論,以江漢平原后湖農場為研究對象,應用單因子指數法和集對分析法對其農田土壤環境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研究區9種單要素污染程度依次為cd>zn>as>cu>ddt>hg>cr>pb>hch,cd為主要污染元素,8個地塊已受到cd的輕度污染,土壤中的農藥殘留主要成分為滴滴涕;集對分析結果顯示87.45%的農田是安全的,12.55%的農田處于輕污染狀態。整體而言,江漢平原農田土壤環境質量屬清潔和安全范圍,符合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集對分析法為農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熵權物元分析模型在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5P
4.4
根據熵權法確定評價指標權重,利用物元分析方法對福州市郊菜區土壤環境質量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與密切值法、污染損失率法進行對比。結果表明,利用熵權物元分析模型進行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是合理可行的,且評價結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同時本研究為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集對分析模型在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671KB
頁數:5P
4.8
建立了利用集對分析法進行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的模型,以上海市郊的評價區域土壤環境中重金屬含量為例,研究了10個區域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狀況。實例應用表明,該評價方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的評價結果基本一致。集對評價模型結構嚴謹,評價結果合理、精細、分辨率高,為區域土壤重金屬污染評價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評價方法。
合理施肥與土壤環境的持續發展
格式:pdf
大小:15KB
頁數:4P
4.5
合理施肥與土壤環境的持續發展 摘要:本文論述了合理施肥對提高作物產量、培肥土壤、發揮良種的增產潛力等方面的 作用,并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施肥不當或濫用化肥可能導致的土壤環境污染、對生態系 統的危害性及有效防治措施。 關鍵詞:合理施肥土壤環境持續發展 施肥是現代化農業的關鍵措施之一,在解決人口快速增長導致的糧食危機,以及對農 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若施肥不合理或濫用肥料,不僅無法 達到肥料應有的增產效果,降低肥料的有效性及利用率,還會導致土壤以及農產品污染,給 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威脅。 1.化肥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1.1提高農作物產量。據多年多點試驗資料統計,自八十年代初期以來,化肥對我國農作物 產量的貢獻一般在40—50%,即不施化肥的田塊農作物產量只有施化肥的50—60%。據世界 各國資料評價,化肥在糧食增產中的作用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格式:pdf
大小:20KB
頁數:8P
4.7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本規范適用于全國區域土壤背景、農田土壤環境、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土壤污染事 故等類型的監測。 根據該技術規范的要求可大致歸納出土壤環境監測所要具備的要點:采樣準備——布點 與樣品數容量——樣品采集——樣品流轉——樣品制備——樣品保存——土壤分析測定— —分析記錄與監測報告——土壤環境質量評價——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1采樣準備 1.1組織準備 由具有野外調查經驗且掌握土壤采樣技術規程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采樣組,采樣前組織學 習有關技術文件,了解監測技術規范。 1.2資料收集 收集包括監測區域的交通圖、土壤圖、地質圖、大比例尺地形圖等資料,供制作采樣工作 圖和標注采樣點位用。 收集包括監測區域土類、成土母質等土壤信息資料。 收集工程建設或生產過程對土壤造成影響的環境研究資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穩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資料。 收集土壤歷史資料和相應的
基于風險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國際比較與啟示
格式:pdf
大小:98KB
頁數:8P
4.4
第)’卷第)期 ’(""年)月 環!!境!!科!!學 +,-./0,1+,23456.+,6+ -7;b)’$,7b) 1cdb$’("" 基于風險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國際比較與啟示 張紅振 "$’ $駱永明 "$$夏家淇 ) $章海波 " ""‘中國科學院土壤環境與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北京! "((("’’)‘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南京!’"((f’# 摘要!基于風險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是實現污染土壤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已經在發達國家廣泛使用b然而由于地理生物(社 會文化(行政法規(標準制定的科學基礎等差異$各國推導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時在基于類似的科學思想指導下的具體風險管 理實踐卻各有特色$導致各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名稱
不同施肥措施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186KB
頁數:未知
4.4
通過田間試驗,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對土壤濕度和土壤溫度的影響.結果表明:化肥的施用只能使土壤的濕度和溫度升高,在同一施肥條件下,土壤濕度和溫度隨施肥量得增多呈現下降的趨勢,同時化肥和有機肥的搭配施用比單獨的施用有機肥更能促進土壤濕度和溫度的提高.
西部成品油管道工程對土壤環境質量影響研究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5P
4.3
通過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土壤環境中對照樣點與擾動點的ph值、有機質(toc)、全氮(tn)、全磷(tp)現場調查和土壤監測,結果表明:對照樣點與擾動點表、底層土壤的各項指標均存在顯著相關性(n=25,p0.01),有機質差異顯著.底層土壤:ph值、全磷都沒有顯著差異(自由度df=24,p>0.01),有機質和全氮差異顯著;各樣點之間土壤屬性的差別很大,但同一個點受干擾前后各土壤屬性值差別不大,說明工程建設對土壤的影響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格式:pdf
大小:258KB
頁數:23P
4.4
第三章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3.1自然環境概況 3.1.1地理位置 偃師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洛陽盆地東隅,行政區劃隸屬洛陽市, 介于東經112°26′~113°00′和北緯34°27′~34°50′之間。偃師市東鄰鞏義市, 西連洛陽市洛龍區和孟津縣,南依嵩山與登封、伊川接壤,北隔黃河同 孟州市相望,全市東西長約44km,南北寬約34km,總面積668.58km2。 本項目位于偃師市產業集聚區北園內,廠址西側緊鄰杜甫大道,南 側、東側緊鄰集聚區規劃道路,北距連霍高速偃師出口2.1km。地理位置 詳見附圖1。 3.1.2地形地貌 偃師境內地表形態復雜多樣,大體可分山地、丘陵、平原三大類型, 其中平原面積占31.4%,丘陵占51.9%,山區占16.7%。北部為邙山丘陵, 面積約22.97萬畝,中部是伊洛河沖積平原,面積約44.42萬畝,南部為萬 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
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及評價
格式:pdf
大小:296KB
頁數:21P
4.4
本報告由環保資料網-www.***.***-收集整理 本報告由環保資料網-www.***.***-收集整理 5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5.1環境空氣質量調查與評價 5.1.1大氣現狀監測 (1)監測布點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位于義烏市東部南側,東陽江東岸,緊鄰越 陽路,東面為義烏市教師進修學院,以及規劃的義烏市電大和居民安置 區,其南面為宗塘村,西面為雞鳴山和規劃的義烏市科技廣場,北面為 社會保險大樓。根據環評大綱意見及其所處的位置和功能分區特征,此 次評價利用98年度常規監測結果及99年監測數據進行統計評價。 (2)監測項目 本次評價選取so2、nox、tsp為評價因子。 (3)采樣及分析方法 本次監測的采樣和分析方法均按國家環保局編制的《環境監測技術 規范》和《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中的有關規定實施。采樣分析方 法見表5-1。 表5-1大氣污染物采
海口市海防林帶土壤肥力調查與評價
格式:pdf
大小:128KB
頁數:5P
4.7
對海口市海防林帶木麻黃林、景觀林和無林空地的土壤容重、ph值、含鹽量、含水量、有機質及n、p、k等理化指標進行測定,并采用內梅羅修正指數對土壤參測指標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海口市沙質海岸防護林帶土壤ph值為中性;有效氮含量處于中等水平;有效磷和有效鉀含量偏低;有機質含量嚴重缺乏;景觀林土壤理化指標遠優于其他2種林地;土壤有機質、含水量等與其他指標間都存在極顯著的相關關系;海口海岸防護林帶整體土壤肥力屬于貧瘠水平;影響防護林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因子是有機質。
曹妃甸工業區建設初期環境狀況調查與評價
格式:pdf
大小:55KB
頁數:3P
4.5
預防醫學 文章編號1007-9564(2006)12-1312-03 曹妃甸工業區建設初期環境狀況調查與評價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華北煤炭醫學院預防醫學系 李君關維俊佟俊旺鄭天然 * 李克 * 李海斌李宏田田巧娜 關鍵詞曹妃甸工業區;建設初期;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質量指數 摘要目的通過對曹妃甸工業區建設初期環境狀況調查,獲得環境背景數據,為開展連續性環境監測和環境科學研究提供基礎資料。方 法選定碼頭、鋼廠和對照區為采樣點,采集大氣、土壤和海水樣品,測定大氣中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總懸浮顆粒物(tsp)、可 吸入顆粒物(pm10)等指標,海水的水溫、溶解氧(do)、銅(cu)等21項指標和土壤中鎘(cd)、鉛(pb)等8種重金屬指標,通過計
第2講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41P
4.6
1 專題二、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一、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調查 (一)熟悉自然環境現狀調查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知識點: 自然環境現狀調查:一般包括地理位置、地質、地形地貌、氣候氣象、地面水環境、地下水環境、土 壤與水土流失、動植物與生態等內容。具體內容見下表: 項 目 內容 地 理位置 建設項目所處的經、緯度,行政區位置和交通位置,項目所在地與主要城 市、車站、碼頭、港口、機場等的距離和交通條件,并附地理位置圖。 地 質 一 般 情 況 一般情況,只需根據現有資料,選擇下述部分或全部內容,概要 說明當地的地質狀況, 即:當地地層概況,地殼構造的基本形式以及與其相應的地貌表 現,物理與化學風化情況,當地已探明或已開采的礦產資源情況。 若建設項目規模較小且與地質條件無關時,地質現狀可不敘述。 密 切 相 關 評價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如礦山以及其它與地質條件密切相關的 建設項目的環境
環境質量評價
格式:pdf
大小:31KB
頁數:9P
4.3
《環境質量評價》復習資料 填空 1.按照環境的主體來分,一種是以人類為主體,另一種是 以生物體作為環境的主體。 2.可以將環境質量的價值至少概括為:健康價值、經濟價 值、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四種價值。 3.環境質量評價按評價的時間可劃分為環境回顧評價、環 境現狀評價和環境影響評價。 4.eqa的精度是指真實值與測量值的差異。一般來說,評價 精度是由環境要素的取樣密度來控制的。 5.我國的eqa工作大體可分為探索階段、發展階段、完善 階段和提高階段。 6.污染物排放標準主要有濃度控制標準、地區系數法標準、 總量控制標準、負荷標準(排放系數)和工藝標準。 7.我國的環境保護制度有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 排污收費制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度、城市環境綜合整 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許可證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和污染
黃山市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研究
格式:pdf
大小:946KB
頁數:2P
4.8
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不僅影響著城市生態功能的穩定,而且還影響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十二五\"發展規劃期間是安徽省推動生態省建設、提升生態文明重要時期.國民也更加注重生態環境質量.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黃山市生態環境質量進行綜合評價,有效地構建了黃山市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并對環境治理與改善給出合理建議.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鋼結構設計計算師
擅長專業: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