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由遼寧省人民政府與自然資源部聯合提交的《沈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標志著沈陽市在未來十五年的國土空間發展藍圖得到了國家級的認可和支持。
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由遼寧省人民政府與自然資源部聯合提交的《沈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標志著沈陽市在未來十五年的國土空間發展藍圖得到了國家級的認可和支持。該《規劃》旨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遵循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與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充分發揮沈陽作為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多重職能,努力在新時代東北振興過程中展現更大的擔當與作為。
《規劃》強調了國土空間的安全基礎建設,明確了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城鎮開發邊界等關鍵指標,并對水資源管理和自然災害防控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規劃》還要求構建一個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加強與東北亞區域及國內其他地區的合作,提升沈陽都市圈的影響力和輻射力,進一步推動東北地區的振興與發展。
此外,《規劃》注重系統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強調了中心城區的功能提升、產城融合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現代農業支持等方面,并對城市交通體系、基礎設施布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進行了詳盡規劃。特別是對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以及城市特色風貌的塑造,提出了具體措施。
隨著《規劃》的正式獲批,沈陽市將在未來的發展中迎來一系列新的機遇與挑戰。首先,在國家戰略層面的支持下,沈陽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東北地區乃至整個東北亞區域的重要地位,成為連接國內外市場的關鍵節點。其次,通過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合作,沈陽有望在產業分工、技術創新等領域取得突破,推動東北地區經濟的整體復蘇與升級。
與此同時,《規劃》也為沈陽市提供了清晰的發展路徑,尤其是在生態文明建設和歷史文化傳承方面,將有助于打造一個更加宜居、宜業、宜樂、宜游的現代化城市。通過嚴格控制開發強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實施城市更新計劃,沈陽有望成為東北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可持續發展的典范之一。
最后,《規劃》還強調了規劃執行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確保各項發展目標得以實現。這不僅需要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緊密協作,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沈陽在未來發展中不斷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沈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獲批不僅是沈陽城市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東北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的一個縮影。它不僅為沈陽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未來愿景,更為其實現這一愿景提供了堅實的行動指南。隨著《規劃》的逐步實施,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沈陽必將展現出更加繁榮、和諧的新面貌。
《沈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批復 擘畫新時代東北振興藍圖
關于《沈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復
國務院關于《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2021—2035年)》的批復
國務院關于《福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2021—2035年)》的批復
關于《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