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建筑行業中,工程完成后出現問題是很常見的事情。最近有朋友遇到了這樣的困擾:施工方承接的廠房給排水工程,在投入使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發生了多處管道漏水問題。當要求施工方進行維修時,對方卻以合同未約定后續保修及維修事宜為由拒絕了。
在建筑行業中,工程完成后出現問題是很常見的事情。最近有朋友遇到了這樣的困擾:施工方承接的廠房給排水工程,在投入使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發生了多處管道漏水問題。當要求施工方進行維修時,對方卻以合同未約定后續保修及維修事宜為由拒絕了。
面對這種情況,是否可以找第三方來進行維修,并且對產生的維修費用出具造價鑒定報告,進而起訴施工方呢?
合同未約定保修≠無保修義務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即使合同中沒有明確規定保修條款,施工方仍然負有法定的保修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四十條和第六十二條的規定,施工方必須對其施工質量負責,確保工程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對于因施工不當或質量問題導致的問題,施工方是有義務進行免費修復的。因此,施工方不能僅憑合同未約定保修就拒絕履行其應盡的責任。
第三方維修與造價鑒定
如果正式通知施工方后,他們仍然不愿意承擔維修責任,那么您可以選擇自行維修或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來進行修復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
1、確定漏水原因:要確保漏水是由于施工方的施工不當或是質量問題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外部因素引起的。
2、明確修復范圍:超出原工程缺陷修復范圍的部分費用,是無法要求施工方承擔的。
3、獲取正規維修方案:通常情況下,應該先由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出具詳細的維修方案,然后委托專業的造價鑒定機構根據該方案出具相應的造價鑒定報告。
這份造價鑒定報告將成為您日后訴訟的重要證據之一,證明維修費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法律支持與行動建議
有了合法有效的造價鑒定報告作為支撐,就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向施工方追討維修費用。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會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提供的證據材料作出公正裁決。
當施工方拒絕履行保修義務時,業主有權通過第三方維修解決問題,并且可以通過造價鑒定的方式固定證據,為后續可能發生的法律糾紛做好準備。同時,也提醒各位在簽訂合同時務必明確保修條款,避免日后產生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