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83KB
頁數: 2頁
目的:探討應用不同霧化方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臨床效果。方法 AECOPD患者100例隨機分為氧氣霧化吸入治療組(氧氣組)和超聲霧化吸入治療組(超聲組),2組藥物治療相同,對2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超聲組臨床癥狀消失所需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超聲組治療有效率95.33%,氧氣組86.67%,超聲組高于氧氣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超聲霧化吸入治療AECOPD患者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486KB
頁數: 8頁
針對現有基于郎之萬夾心振子的低頻超聲霧化噴頭驅動電壓高、工作效率低、電路和噴頭發熱嚴重、體積較大難以生成超細霧滴等缺點,研發了一種低頻彎振超聲霧化噴頭,該噴頭的核心工作部件是軸對稱復合彎振壓電振子。為了研究軸對稱復合彎振壓電振子關鍵結構參數對其基頻的影響,在ANSYS平臺上,建立了軸對稱復合彎振壓電振子的虛擬試驗系統。采用正交試驗設計方法,對試驗結果進行了極差分析和回歸分析,建立了試驗指標軸對稱復合彎振壓電振子基頻與壓電陶瓷的外徑、內徑、厚度及金屬圓片直徑的回歸數學模型。極差分析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壓電陶瓷的外徑、內徑及金屬圓片直徑對軸對稱復合彎振壓電振子基頻的影響極顯著;壓電陶瓷厚度對軸對稱復合彎振壓電振子基頻的影響顯著;各影響因素對低頻彎振超聲霧化噴頭基頻的影響主次順序依次為壓電陶瓷外徑、壓電陶瓷內徑、金屬圓片直徑、壓電陶瓷厚度。軸對稱復合彎振壓電振子物理樣機的基頻測試試驗結果和回歸數學模型預測結果對比表明該回歸模型的預測誤差基本在5%以內,從而驗證了回歸模型預測的精準性。該回歸模型為軸對稱復合彎振壓電振子結構參數的優化設計提供了較為實用的數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