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222KB
頁數:
色彩在建筑中所起的不僅僅是裝飾效用,它也是界定形狀的必要途徑。通過色彩,形式感得以確立和強化。對色彩的選擇不僅依賴于物理屬性,更取決于文化諸因素。不同民族對色彩具有不同的理解和偏好。本文從各自民族文化心理差異性著手,對白族、納西族、藏族建筑色彩偏好進行對比分析,試從這一角度闡釋其形成的原因。
格式:pdf
大小:105KB
頁數: 3頁
嘉絨藏族民居建筑 嘉絨藏區的居室,絕大多數是石屋、即用片石壘砌成的民居, 也有的是用土夯筑成墻體框架、上架橫木、樹枝、雜草、再上加蓋 土作平屋的。個別地方也有串木為架的木板房,房內泡用木板隔間, 房頂橫梁有半邊風或人字形兩邊風開,類似內地小青瓦房建筑,架 上蓋杉木開出的杉板,有稱瓦板,長約 1-1 .5 米,寬有 5 至 8 寸、 蓋好杉板后用石板壓縫,達到固定斜平排水作用,這種屋多達三層。 這種串木結構的房屋舒適、通風、不潮濕、寬敞明亮,也是防震的 理想建筑.多數房前有小院,以土墻為欄,這種屋多 近鄰地震常發區的道孚、 爐霍、黑水、理縣、 康定、瀘定一小部分地區。 嘉絨藏區最多的居室還是第一種,即稱碉樓寨房。其實碉樓和 寨房是有區別的。嘉絨民居建筑皆為石塊砌墻本質梁架的石木結構 建筑,俗稱碉房,碉房的歷史建筑是很悠久的,從考古發掘追溯至 戰國西漢時期,石棺葬民族已居住石砌的碉房。 《后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