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80KB
頁數: 3頁
城鎮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泥須進行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處理處置,否則將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減量化的目的是減少污泥體積,以便運輸和處置,常用方法是濃縮脫水。結合實際改造工程案例,主要探討離心脫水和板框壓濾工藝的特點;指出污泥脫水方式首先應結合處置要求選擇,改造項目應注意已建構筑物對新工藝的適用性,盡量充分利用原建構筑物。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15KB
頁數: 3頁
為了更好地評價含煤生活污泥的濃縮脫水性能,研究了不同礦區含煤生活污泥的比阻(SRF)、毛細吸水時間(CST)、含固率(DS)等指標及其相互關系。結果表明,聚丙烯酰胺(PAM)調理前與調理后含煤生活污泥的SRF、CST與DS之間存在正相關性,SRF與CST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R2≥0.9),CST可以作為評價礦區含煤生活污水污泥濃縮脫水性能的指標,污泥干重0.8%的PAM調理即可取得較好效果;采用含煤生活污泥的回歸曲線,通過CST對煤礦礦井水污泥和城鎮生活污水污泥的SRF進行預測檢驗,偏離度均大于20%,說明含煤污泥與其他污泥濃縮脫水性能存在較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