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7KB
頁數: 9頁
雨水屋面設計 【篇一:雨水管 ,屋面排水設計】 1、有組織排水每根雨水管可排除大約 _ 屋頂面積的雨水,其間距控 制在 _以內 以內 第六章 屋頂 第二節 屋面排水設計 一、屋頂坡度的表示方法及形成 1.屋頂坡度的表示方法 表 6.2 屋面最小坡度 屋頂坡度的常用表示方法有斜率法、百分比法和角度法三種。 2.屋面坡度的形成 屋頂排水坡度的形成主要有材料找坡和結構找坡兩種。 材料找坡,又稱墊置坡度或填坡。 常用的找坡材料有水泥爐渣、石灰爐渣等。 材料找坡坡度宜為 2%左右,找坡材料最薄處一般應不小于 30mm 厚。 常用的找坡材料有水泥爐渣、石灰爐渣等;材料找坡坡度宜為 2% 左右,找坡材料最薄處一般應不小于 30mm 厚。 二、屋頂排水方式及排水設計 1.屋頂的排水方式 屋頂的排水方式分為無組織排水和有組織排水兩大類。 2.屋面排水設計 雨水引向各自的落水管再排至地面。具體步驟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 2頁
金屬屋面設計 金屬屋面的發展歷史 利用金屬材料作為屋頂覆蓋物,其歷史可以追溯到 12 世紀中期,當時的德國及北歐一 些國家及地區的手工工匠利用簡單的手工工具, 把細小的金屬銅片通過咬口接縫的形式安裝 於一些標志性建筑屋頂之上。 然而,金屬薄板作為一種建筑材料, 被接受及大量應用於一般 工業建筑和民用建筑,其只有不到 200 年的歷史。直到 19 世紀中期,熱浸鍍技術的開發與 應用,壓型薄鋼板屋面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這用的范圍也更為廣泛。 隨著科技發展與進步,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不斷勇現,如金屬加工設備、金屬表面 處理技術、 新型涂料技術等, 為傳統金屬屋面系統的技術改進以及應用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前 所未有的發展, 金屬屋面已成為替代傳統材料替代傳統材料建造建筑物頂面的一項建筑技術, 尤其是近三十年來, 隨著建筑金屬材料及其加工和噴涂技術的發展, 金屬屋面已經成為了底 層非居住建筑物的主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