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34KB
頁數: 20頁
1 外國建筑歷史(近現代部分) 課程主要內容 : 近代部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建筑. 歐美對新建筑的探求. 現代部分――――二十年代歐洲理性主義建筑. 戰后現代建筑的普及與發展. 后現代建筑及其他. 關于近現代的劃分: 依據世界史的劃分,近代史: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現代史:1917年至今. 近現代建筑史大體分為四個階段: 1.十八世紀下半葉~十九世紀下半葉. ――――傳統建筑出現了新的矛盾,新舊思潮開始斗爭,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出現建筑 革新的先驅者. 2.十九世紀下半葉~二十世紀初. ――――歐美對新建筑的探求時期,出現一系列新建筑學派. 3.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之間. ――――是現代建筑形成與發展時期. 4.二次世界大戰之后. ――――城市規劃及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建筑與技術的結合,紛繁的學派. 注:其中前兩個階段屬于近代史的范疇,后兩個階段屬于現
格式:pdf
大小:30KB
頁數: 13頁
外國建筑史 第一節 古代埃及建筑 一、 歷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筑類型: (一) 古王國時期(前 27~前 22世紀) 本時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最初是仿照住宅的 “瑪斯塔巴 ”(MASTAB )式,即略有收分的 長方形臺子。 多層金字塔以在薩卡拉的昭塞爾( Zoser)為代表。 方錐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金字塔: 庫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烏拉(Menkaura) 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臨河的下廟、神道、上廟(祭祀廳堂)及方錐形塔墓組成。哈夫拉金 字塔前有著名的獅身人面像。 (二) 中王國時期(前 21~前 18世紀) 首都遷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峽谷的峭壁上開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三) 新王國時期(前 17~前 11世紀) 形成適應專制制度的宗教,太陽神廟代替陵墓成為主要建筑類型。 著名的太陽神廟,如:卡拉克 ——盧克索的阿蒙( Amon)神廟。 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