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26KB
頁數: 3頁
土壤含水量測量方法 ( 1 ) 稱重法 (Gravimetric) 也稱烘干法,這是唯一可以直接測量土壤水分方法,也是目前國際 上的標準方法。用土鉆采取土樣,用 0.1g 精度的天平稱取土樣的重量,記 作土樣的濕重 M,在 105℃的烘箱內將土 樣 烘 6~8 小 時 至 恒 重 ,然 后 測定 烘 干 土 樣 , 記 作 土 樣 的 干 重 Ms 土壤含水量 =(烘干前鋁盒及土樣質量 -烘干后鋁盒及土樣質 量)/( 烘干后鋁盒及土樣質量 -烘干空鋁盒質量 )*100% ( 2 ) 張力計法 (Tensiometer) 也稱負壓計法,它測量的是土壤水吸力測量原理如下:當陶土頭插 入被測土壤后,管內自由水通過多孔陶土壁與土壤水接觸,經過交換后達到 水勢平衡,此時,從張力計讀到的數值就是土壤水 (陶土頭處 )的吸力值,也 即為忽略重力勢后的基質勢的值, 然后根據土壤含水率與基質勢
格式:pdf
大小:152KB
頁數: 6頁
以晉、陜、蒙交界地區常見的砒砂巖—黃土丘陵溝谷為研究對象,分別于2005年7月和10月對溝谷不同部位土壤含水量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其時空變化特征明顯。(1)溝谷不同部位土壤平均含水量大小為7月份:溝谷底部14.44%,陽坡頂部9.29%,陰坡頂部9.01%,陰坡中部8.25%,陽坡中部6.36%;10月份:溝谷底部9.96%,陰坡頂部9.81%,陽坡中部9.48%,陰坡中部9.09%,陽坡頂部8.06%。(2)砒砂巖平均含水量季節變幅小,屬穩定型;黃土及有沖積層的黃土平均含水量季節變化較大,屬波動型。(3)在砒砂巖剖面上,泥巖含水量顯著大于砂巖,砒砂巖坡面平緩的地段貯水能力比陡的地段大。(4)在黃土剖面上,明顯出現土壤干層現象,在夏季、秋季降雨較少的情況下,土壤水分會嚴重降低,土壤水分處于負補償狀態,土壤干層距地表更深。在半干旱地區的砒砂巖—黃土丘陵溝壑區,黃土剖面土壤干層的發生是一個自然現象,隨降雨量的多寡,呈消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