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 1頁
大豆脂肪蛋白含量與生態因子關系雙重篩選的逐步回歸研究 2001-2002 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產區的 5 個試點,以豫豆 25號為材料分 13期播種,將 109 個大豆樣本的因變量脂肪、蛋白質含量與自變量氣象、土壤養分和海拔等 37 個生態因 子進行了雙重篩選逐步回歸統計分析。結果表明 10個生態因子與大豆脂肪、蛋白含量密切 相關。明確了脂肪和蛋白的形成在鼓粒成熟期和幼苗期都需要較高的均溫。 脂肪和蛋白含量 與鼓粒成熟期均溫呈曲線關系, 總的趨勢二者都需要較高的均溫, 受均溫影響脂肪、 蛋白的 變異幅度分別為 0.69%、3.55%,蛋白質含量對于鼓粒成熟均溫的變化反應比脂肪更敏感。 幼苗期均溫對于脂肪、 蛋白影響呈曲線關系, 較高均溫有利于二者含量提高。 15.90-30.31 ℃ 的均溫范圍內,脂肪、蛋白含量的變異幅度分別為 0.24%、1.45%。其余 8 個生態因子對于 脂肪和蛋白含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758KB
頁數: 5頁
以北京園林常用綠化樹種國槐(Sophora japonica Linn.)為研究對象,利用Li-6400便攜式光合測定儀對世紀壇廣場綠地國槐的凈光合速率(Pn)以及相關生理生態因子的日變化進行觀測.采用相關性分析和通徑分析,研究Pn與氣孔導度(Gs)、胞間CO2摩爾分數(xi(CO2))、光合有效輻射(PAR)、大氣CO2摩爾分數(xa(CO2))、相對濕度(RH)、大氣溫度(θa)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8、9月份Pn日變化均呈現典型的"雙峰",峰值出現在10:00—12:00,14:00—16:00,且在12:00左右均出現了明顯的光合"午休"現象.Gs、PAR與Pn有極顯著的相關關系.8、9月份對Pn直接作用最大的因子分別為RH、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