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599KB
頁數:
廣西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隨著漫長的社會變遷,各民族之間經過長期的共同生活和交往,逐漸形成了具有區域民族特色的各種傳統風俗,也創造出了悠久燦爛、多姿多彩的地方民族文化。古崖壁畫就是廣西少數民族先祖遺留下來的珍貴文化遺產,通過揭開古崖壁畫神秘而又真實的面紗,我們發現,這些古崖壁畫和我們當今流行的現代裝飾繪畫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無論是從它的藝術特征,還是從它的表現形式來看,無不折射出古崖壁畫和現代裝飾繪畫之間的聯系,這使現代裝飾繪畫在構成理論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
格式:pdf
大小:2.4MB
頁數: 7頁
竹民俗:云南少數民族竹樓建筑 竹樓是最具代表性、最富有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的竹制民居建筑,在云南省境內的傣族、佤族、布 朗族、基諾族、德昂族、哈尼族、獨龍族、怒族、傈僳族、白族、景頗族、拉祜族等聚居區,竹樓是主要 的民居建筑形式。 竹樓是采用干欄式建筑形式,房屋離開地面,建筑在柱樁上,下部架空。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和放 置東西。竹樓都背負青山、依山而建,具有防潮、通風散熱、衛生舒適、防避蟲蛇之害的特點。因就地取 材、以竹為樓,梁柱、墻壁、屋面、樓梯、樓面都是取竹而建,俗名竹樓。云南不同民族的竹樓大小、內 部設置有差異,但以傣族竹樓最具有代表性。竹樓分上下層,上屋頂呈四面坡形,猶如 “孔明帽 ”,下層 呈方形,極富立體感;竹樓與竹樓之間高低起伏不平,富有層次感。 歷史文獻對云南民族竹樓有明確記述,《唐書?南平獠傳》有 “多瘴癘,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 樓居,梯而上,名曰干闌 ”之載,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