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003KB
頁數: 17頁
1 1、工程概況 鎮江新區金港大道至揚中快速通道工程,為揚中至鎮江直達通道(夾江大橋及其連接 線),項目路線起自金港大道與大姚線相交處,以直角跨過長江夾江,跨過夾江后繼續向 東北,繞過天意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穿過華揚新村四區,順接已建外環南路,終點樁號 K6+036.154,路線全長 6.036km。橋梁全長 2235.1m,橋梁起點里程: K1+878.9,終點里 程:K4+114.0。路線基本呈南 -東北走向。跨江大橋主跨采用 75+4×125+75m 變截面預應 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長 650m。 為進行水中墩施工,擬分別從揚中、鎮江長江大堤向江中搭設鋼棧橋,橋面寬度 7m。 20#墩和 21#墩之間預留臨時通航孔。鎮江側長江大堤里程樁號為 K2+580,揚中側長江大 堤里程樁號為 K3+400。 2、編制依據 (1)現場踏勘所獲得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當地資源、交通狀況及施工環境等
格式:pdf
大小:15KB
頁數: 5頁
。 。1 管樁施工難點 1、擠土效應和振動影響 原因分析:靜壓法施工預應力管樁屬于擠土類型,往往由于沉樁時使樁四周的土體結構 受到擾動,改變了土體的應力狀態,產生擠土效應;樁機施工過程中焊接時間過長;樁的接 頭較多而且焊接質量不好或樁端停歇在硬夾層;施工方法與施工順序不當,每天成樁數量太 多、壓樁速率太快、布樁過多過密,加劇了擠土效應。 防治方法: (1)控制布樁密度,對樁距較密部分的管樁可采用預鉆孔沉樁方法,孔徑約比樁徑小 50-100MM,深度宜為樁長的 1/3-1/2,施工時應隨鉆隨打;或采用間隔跳打法,但在施工 過程中嚴禁形成封閉樁。 (2)控制沉樁速率,一般控制在 1m/min 左右;并制定有效的沉樁流水路線,并根據樁 的入土深度,宜先長后短、宜先高后低,若樁較密集,且距建筑物較遠,場地開闊時,宜從 中間向四周進行;若樁較密集,場地狹長,兩端距建筑物較遠時,宜從中間向兩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