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713KB
頁數: 5頁
為了選擇適合于隧道工作環境與交通條件的路面結構類型,提高隧道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采用灰靶理論從整體剛度、耐久性、平整度、抗滑性能、耐磨性能、修復與重建難度6個方面系統地比較了水泥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兩種常用的路面結構類型在隧道內的適用性。分析結果表明,采用灰靶理論評判模型選擇隧道路面結構類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選擇過程的主觀因素,使隧道路面的選擇結果更具有客觀性;在隧道內特殊的工作環境與交通條件下瀝青路面的性能更加優越,具有更好的適用性,能提高隧道路面抗滑性能,降低噪音,改善行車舒適性,維修、養護簡便,保證隧道營運通暢,為實體工程路面結構類型選擇提供依據。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 1頁
隧道工程施工: 公路隧道路面結構底部排水 設施有哪些要求 1、路面結構下宜設縱向中心水溝(管) ,集中引排地下水。 2、中心水溝(管)斷面積應根據隧道長度、縱坡、地下水滲流 量,通過水力計算確定。 3、中心水溝(管)縱向應按間距 50m 設沉沙池,并根據需要 設檢查井。檢查井的位置、構造不得影響行車安全,并應便于清 理和檢查。 4、隧底應設橫向導水管,以連接中心水溝(管)與襯砌墻背排 水盲管。橫向導水管的直徑不宜小于 l00mm,橫向坡度不應小于 2%,其縱向間距應根據地下水量確定,一般可按 3050m 設置。 當不設隧底中心水溝(管)時,橫向導水管的縱向間距不宜小于 l0m。 5、路面底部應設不小于 1.5%的橫向排水坡度。 6、寒冷和嚴寒地區有地下水的隧道,最冷月份平均氣溫低于 10℃時,應采用深埋中心水溝。 最冷月份平均氣溫低于 -25℃時,, 應在隧道下沒防寒泄水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