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73KB
頁數: 4頁
以濟南市二環東路地面道路及BRT快速公交系統建設工程排水箱涵施工為例,介紹了逆作法與沉井工藝相結合的施工技術,重點論述了排水箱涵下沉就位的監測要點。該項施工技術是采用逆作法先施工箱涵側墻及頂部結構,利用箱涵較高的剛度作為支撐,采用沉井工藝下沉,下沉到位后再施工箱涵的底部,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對鄰近建筑物、各種管線、地表的影響比較小,可節約拆遷費用,能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格式:pdf
大小:142KB
頁數: 16頁
1.結構工程施工工藝流程 箱涵墊層施工結束后的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定位→箱涵底板鋼筋砼→ 墻身及頂板鋼筋砼→砼檢查井檢驗與養護→附屬工程施工→回填夯實→清 理、竣工。 2、箱涵底板工程施工工藝 涵洞底板施工流程:定位放線→放線驗收及修正、復核→鋼筋工程 模板支護→澆灌砼→養護及其他。 (1)測量放線 1)根據業主提供的建設場地規劃紅線設計圖和坐標控制點,按照設計 圖紙,用全站儀采用控制測量法,定出構筑物(涵洞與污水截流管)的控 制坐標點和關鍵樁點。 2)工程開工后,進行涵洞結構物的首次施工定位測量,采用激光經緯 儀在業主提供的測量坐體系等放線點,以一點為原點,另一點為后視點, 根據計算機對工程定位樁計算結果,分別測定結構物定位用的各控制樁, 再根據各控制點測出各控制線,并用放線點閉合。 3)對工程定位樁進行校核確認,進行閉合復核,保證測角中誤差在± 2mm內,距離誤差在 2mm內。 4)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