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46KB
頁數:
目的 探討MSCT對肺局灶性磨玻璃結節的診斷價值及隨訪原則。方法 15例肺局灶性磨玻璃結節的CT影像表現與病理結果對照,回顧性分析肺局灶性磨玻璃結節的影像學特征。結果 15例患者中,6例良性病變,邊界多清楚,部分周圍伴有間質改變;4例癌前病變,邊界模糊,伴有部分實性成分;5例惡性腫瘤,邊界毛糙,實性成分居多,且部分伴有血管集束征和胸膜凹陷征。結論 MSCT診斷肺局灶性磨玻璃結節中,分葉、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空泡征、棘狀突起、界面毛糙等是腫瘤惡性的重要征象。
格式:pdf
大小:83KB
頁數: 3頁
目的 探討腫瘤倍增時間(DT)在肺內磨玻璃結節(GGNs)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華東醫院診治的78例肺內GGNs的影像學資料,結節均經手術切除,術后病理證實為微浸潤性腺癌(M IA)和浸潤性腺癌(IAC).根據密度差異將初診結節分為純磨玻璃結節(pGGN)及混合性磨玻璃結節(mGGN),采用體積倍增時間(VDT)計算,不同類型結節的DT具有統計學差異.結果 78例GGNs中共有pGGN40例,mGGN 38例,術后病理:MIA 38例,IAC 40例.pGGN的平均DT為845天,mGGN的平均DT為538天,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設定DT≤730天、1095天、1460天,分別作為MIA和IAC的診斷閾值,pGGN診斷為MIA敏感性分別為67%、78%、73%,特異性33%、50%、29%,準確性50%、60%、56%.設定DT≤365天、730天、1095天,分別作為MIA和IAC的診斷閾值,mGGN診斷為MIA敏感性分別為25%、27%、24%,特異性50%、88%、89%,準確性33%、59%、58%.結論 mGGN較pGGN增長快速,隨訪中應縮短隨訪間隔及隨訪時間;初診為pGGN時,以DT≤1095天作為手術點有較高的價值;初診為mGGN時,以DT≤730天作為手術點有較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