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44KB
頁數: 4頁
麥冬種植技術 文章導讀: 麥冬為常綠植物,耐寒冷,冬季 -10 ℃植株不會受凍害。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春季栽后 15 天抽葉返青, 25 天生長出營養根, 9~10 月為生長塊根盛期,栽后 3 個月開始分蘗,開花時地下塊根開始 形成, 11 月為塊根膨大期, 1~2 月膨大緩慢,第二年 3~4 月隨氣溫升高迅速膨大。 【概述】 麥冬別名:麥門冬、寸冬、沿階草等。 麥冬為百合科植物 麥冬 [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 .)Ker-Gawl .]的塊根經干燥供藥用。 有養陰生津、 潤肺止咳功效。主治熱病傷津、心煩不安、肺熱燥咳、虛癆肺瘺等癥。 主要生長栽培區域:主產于浙江、四川等省,華中、華東地區有栽培。 【植物形態】 麥冬是多年生草本,高 15~40cm 。地下具細長匍匐枝,節上被膜質苞片,須根常有部分膨大成肉質的塊 根。葉叢生,窄線形,長 15~40cm ,寬 1~
格式:pdf
大小:40KB
頁數: 5頁
麥冬標準化種植技術規程 作者:四川省三臺縣農業局 文章來源:四川省三臺縣農業局 點擊數: 406 更新時間: 2012-4-26 (Ⅰ)麥冬概述 1.1 麥冬植物學分類 植物學上四川麥冬為百合科沿階草屬植物麥冬(湖北山麥冬與四川 麥冬同科不同屬,山麥冬又稱大麥冬), 我們通常所指的麥冬系中藥麥冬, 來源于百合科沿 階草屬植物麥冬的干燥塊根。 1.2 麥冬功效 《神農本草經 ?上品》中記載:麥冬味甘平。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 脈絕,瘦氣短。久服輕身,不老不饑。《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止煩熱消渴,寒熱體勞, 止嘔開胃,下痰飲。 《珍珠囊》中記載:治肺中伏火,生脈,保神。可見麥冬藥用很早以前 即記于中藥巨著。目前,麥冬已被列入國家藥典 50種基本藥物目錄,除醫藥功效外,已開 始進入保健功效開發。 1.3 地域分布 我國麥冬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和浙江三省,分別是四川綿陽川麥冬道地 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