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39KB
頁數: 8頁
智能化停車場管理系統設計方案 系統采用目前國際上先進的 遠距離感應式 IC 卡技術和自動控制 技術,應 用于停車場收費管理和車輛控制。車主無需停車即可出入停 車場,由 于采用長距離感應技術,卡片在天線 1.0-2.0 米范圍 內即可 讀取卡片資料,通 過電腦自動識別持卡人的身份,確定對車輛放行還 是攔截收費。 第一章 功能介紹 1.1 感應距離為 1-2米 ?? 采用長距離感應技術,司機無需搖下車窗,持卡在車內距離感應 天線 1-2 米的距離范圍內即可刷卡; ?? 或將卡貼在車窗前,即可直接通行,無須停車刷卡。 1.2 高可靠、高效車閘 ?? 采用進口 低速免 維護電機 , 無 減速機 構,低功耗、 無磨損 ,可有 效延長壽命; ?? 和感應線圈配合工作,車輛過后自動落閘、具備防砸車功能。 1.3 監控功能 ?? 系統軟件具備完善的財務監控和統計報表,有效地堵住了資金的 流失和財務上的漏洞
格式:pdf
大小:308KB
頁數: 9頁
風景區停車場規劃設計 一、 停車場概念 景區停車場是為旅游者使用的汽車提供停車服務的場所。景區中常見的車輛 類型有大型客車、中小型客車以及摩托車和電瓶車。 二、旅游景區停車場設計原則 1. 一般停車場設計原則 (1)強調自然協調 風景區停車場規劃的首要問題是 “自然”,包括場地本身的 “自然”及與周圍風景 銜接的“自然”。最好是借用自然的地形,就勢建造。停車場區內大客車與小汽車 要分區停放,用綠化及道路劃分出各自的停車空間。 小汽車停車場常常結合場地 地形及建筑物布置情況靈活分散成幾個組來布置。 (2)盡量留地于人 有條件的地方應盡量將停車場建在地下或水下。而騰出的地面最好用于建游 園,搞綠化,或擴大水面。建在地下或水下的停車場要綜合研究,科學設計,其 內部設施要現代化。 (3)設置服務設施 要在整個停車場的合適位置分散布置一些休閑設施、 一定數量的公共電話亭等, 以方便游客使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