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27KB
頁數: 2頁
混凝土外觀質量缺陷 (蜂窩 )處理記錄 工程名稱 編 號 HQ J- 工程部位 驗收日期 年 月 日 缺陷情況: 混凝土結構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無砂漿,骨料間形成蜂窩狀的孔穴。 原因分析: □(1) 混凝土拌和不均,骨料與砂漿分離; □(2)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3) 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邊骨料集中而少砂漿,未作好平倉; □(4) 模板破損或模板縫隙未堵嚴,造成漏漿; □(5) 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充分,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未達到返漿的程度。 處理的技術措施: □(1) 一般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松散顆粒, 洗刷干凈后,用 1:2水泥砂漿抹平壓實 , 濕 潤養護不少于 7天; □(2) 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松散顆粒,洗刷干凈后,再用高一強度等級細石混凝 土仔細填塞搗實 ,濕潤養護不少于 7天。 處理結果: 1、 表面平整,與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 2頁
混凝土蜂窩麻面問題產生原因及處理方法 混凝土蜂窩麻面 1、產生原因 :(1) 模板接縫不嚴,板縫處漏漿。 (2)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凈或模 板未滿涂脫模劑。( 3)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漏振造成蜂窩麻面、不嚴實。( 4) 混凝土攪拌不均,和易性不好,混凝土入模時自由傾落高度過大, 產生離析。 (5) 混凝土攪拌時間短, 加水量不準, 混凝土和易性差, 混凝土澆筑后有的地方砂漿 少石子多,形成蜂窩。 (6) 混凝土澆灌沒有分層澆灌,下料不當,造成混凝土離 析,出現蜂窩麻面 (7) 私自向混凝土加水, 向混凝土灑生水收面 ,增大了混凝土表 面的水灰比 ,增加了硬化漿體的空隙 ,使混凝土表面的強度和抗碳化的能力 ,造成 了混凝土表面起灰、返砂、蜂窩麻面和開裂等。 2、預防措施(事前控制): (1) 混凝土澆搗前應檢查模板縫隙嚴密性,模板應清 洗干凈并用刷脫模劑,不留積液均勻涂抹,并使模板縫隙膨脹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