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27KB
頁數:
該研究完成的任務主要有:(1)通過現場勘察,獲得三個滑坡的地質資料,分析了災害分布特征,并提出治理方案;(2)提出了更方便、快捷的GSI量化表,并給出GSI與結構體主要力學參數之間的理論關系;(3)為滿足不同的巖石力學實驗需求,研制了相關的實驗設備,并進行了相關實驗研究,對巖石破壞機制及本構關系有了新的認識;(4)通過土石混合體的力學、滲流及損傷特性的試驗研究,得到了土石混合體相關的力學屬性、滲流特征以及破壞特征;(5)通過對武隆雞尾山地下采礦區與坡體移動變形規律的分析研究,確定了地下開采對滑坡的影響;(6)進一步完善了巖土和地層地質界面識別技術和方法;(7)通過對斷裂巖石在蠕變環境下的聲發射特征和細觀接觸損傷實驗研究,揭示斷裂巖體長期力學行為和失穩破壞前兆信息;(8)解決了多尺度地質體建模中的三個關鍵問題,并應用于華亭煤田;(9)將偏最小二乘法應用于地應力場的反演中,所得地應力場結果精確,與多尺度方法相結合,應用于局部地應力場的預測,顯示出明顯優勢;借助ABAQUS軟件的二次開發接口,使用復雜邊界條件,進行地應力場的計算,更符合實際情況,計算結果也更精確;(10)以撫順東露天礦為背景,從損傷的概念出發,通過試驗,研究了巖石在損傷過程中電性與力學性能之間的關系,建立了以彈性模量檢測方法和電阻率檢測方法為基礎的損傷變量計算方法,構建了巖石力學性能和電性之間的關系。將電阻率的變化與巖石力學性質聯系起來,進而通過現場的電阻率探測,描述和評價開采擾動地層的損傷狀態;以窯街海石灣礦為背景,進行坡下開采巖體移動破壞相似模擬實驗和利用GDEM軟件進行開采擾動邊坡穩定性數值分析,揭示隨地下開挖邊坡破壞和移動規律;(11)完善了邊坡工程地質信息管理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