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 6頁
以城市雕塑作為夜景照明研究對象,從城市雕塑場景空間現狀以及藝術照明相關理論出發,研究了不同空間環境下\"雕塑、人、光\"之間的關系,進而根據三者之間權重關系對城市雕塑采用有側重點的照明方式,提出城市雕塑照明設計的核心要素即雕塑主體的藝術性、真實性,雕塑材料的光學特性,光源的技術性以及觀感主體(人)的移動性的內容,并通過解析廣場環境下、公園環境下、交通網絡環境下雕塑照明光源的色溫、亮度、光源數量、光照方向、光源位置設置、藝術性表達等問題,提出了城市雕塑夜景照明設計的基本設計方法.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5MB
頁數: 12頁
班級: 姓名: 學號: 目錄 1.原始樸拙意象風 《 論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的 八 大 特 征 》 2.商代鬼魅抽象風 3.秦俑裝飾寫實風 4.漢代雄渾寫意風 5.佛教理想造型風 6.宋代俗情寫真風 7.帝陵程式夸張風 8.民間樸素表現風 1 一.原始樸拙意象風 人類審美意識的萌生與人類自身的誕生是同步的。 人類天生地具有對 稱、均衡、和諧對比、韻律節奏以及平整光滑的等形式美要素的渴求, 隨著智力的不斷發展,人類能夠從欣賞和喜愛自己身體的意識出發, 從自己身體提供的標準和尺度去衡量和發現自然界中一切美的東西, 進而總結出一些基本的造型規律, 然后在自己的勞動創作中灌注這些 審美的意識。于是,從石器到裝飾品,人類的生產活動與藝術創作產 生了分界線。原始社會的雕塑作品也開始出現在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 長河中。 原始社會的雕塑作品以各種陶塑動物居多。 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 濟生活或體現原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