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 9頁
研究區位于喜馬拉雅造山帶的東構造結。本文以區域地質填圖成果為基礎 ,結合前人資料 ,首先對研究區進行了構造單元劃分 ,其次對各構造單元的地質特征進行了總結 ,最后對構造演化和有關問題進行了探討。結論為 :1南迦巴瓦地區可以劃分為岡底斯—拉薩陸塊、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和印度陸塊 3個一級構造單元。以蛇綠混雜巖為代表的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呈向 NE凸的馬蹄狀連續分布 ;印度陸塊由被稱為南迦巴瓦巖群的高喜馬拉雅結晶巖系單獨構成 ,南迦巴瓦巖群由以含高壓麻粒巖透鏡體為標志的直白巖組、派鄉巖組和多雄拉混合巖組成。2印度—歐亞板塊碰撞的時間早于 70 Ma;2 3Ma以來主要斷層的運動性質以伸展拆離作用為主 ;大約 5 Ma時發生了大規模的混合巖化和深熔作用。3地幔上隆是本區快速隆升的關鍵因素 ,但河流的作用同樣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