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0KB
頁數: 3頁
城市綠地規劃與布局 一、城市綠地規劃與布局的原則 城市綠化指標的實現, 首先體現在城市綠化規劃之中。 在制定城市綠地規劃時, 要從當地實 際出發,注意把握好以下要點: (1) 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確定綠化用地指標。劃定綠化用地面積,劃定城市建設的各類綠地范 圍和控制線。 (2) 科學安排綠化用地布局。 城區內公共綠地應均勻分布, 城市建成區和郊區各類綠地, 應當合理布局。 (3) 加強城市綠化隔離帶建設。在城市周圍和功能分區的交界處,建設綠色隔離帶,充 分發揮防風、固沙,減輕污染和凈化環境的作用。 (4) 實行嚴格的城市綠化管理制度。在規劃中明確劃定各類綠地范圍控制線,按照規劃 進行綠化管理。 規劃確定的綠化用地, 不得改作它用。 城市范圍內河岸、 湖岸、海岸、山丘、 坡地等地段, 是營造城市景觀的重要區位, 也是居民最適宜的休息活動場所, 應當作為城市 綠化管理的重點地段,加大環境整治力度,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 20頁
城市綠地規劃——復習資料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城市綠地規劃概論 一 .綠地的概念 1.《辭海》 :“配合環境創造自然條件,適合種植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圍的綠化地面或區域 ”;或指 “凡 是生長植物的土地,不論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農林牧生產用地,均可稱為綠地 ”。 2.綠地包括三層含義 :有樹木花草等植物生長所形成的綠色地塊,如森林、花園、草地;植物生長占大部的地塊; 人工栽植或自然植被條件優越的地段,如城市公園、自然風景保護區等;農業、林業生產用地。 3.城市綠地 園林基本術語標準( JJT91-2002) 廣義: 指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各種綠地。包括: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和其他綠地。 狹義:指面積較小、設施較少或沒有設施的綠化地段,區別于面積較大、設施較為完善的 “公園 ”。 “綠地”作為城市規劃專門術語,在國家現行標準《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