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30KB
頁數: 3頁
《傳感器與測試技術 》課程教學一體化設計方案 一、課程概況 《傳感器與測試技術》 是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 本課程 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 測試系統的基本概念, 傳感器的一般特性與分析方法, 傳感器的工作 原理、特性及應用, 傳感器在機電系統中的應用等四部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 測試系統的設計和分析方法, 能夠根據工程需要選用合適的傳感器, 并能夠對測試系統的性 能進行分析、對測得的數據進行處理。 二、相關教學資料 1. 《傳感器與測試技術》,譚定中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02 年 5 月第一版。 2. 音像教材:中央電大在線配有 IP 課件,主要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講授。 3. 網絡資源: 安徽電大網及電大在線掛有教學信息、 重難點輔導、 作業安排、 模擬試題等。 三、教學內容 1.緒論 2. 傳感器的一般特性 3.電阻式傳感器 4.電容式傳
格式:pdf
大小:2.6MB
頁數: 92頁
2003 年 1 月 一、簡答題(每小題 5 分,共 20分) 1.動特性:指傳感器對隨時間變化的輸入量的響應特性。 2.分辨力:傳感器在規定測量范圍內所能檢測出被測輸入量的最小變化值。 3.光柵:在玻璃尺或玻璃盤上類似于刻線標尺或度盤那樣,進行長刻線(一般為 10-12mm) 的密集刻劃, 得到黑白相間、 間隔相同的細小條紋, 沒有刻劃的白的地方透光, 刻劃的發黑, 不透光。這就是光柵。 4.標定:在明確傳感器的輸出與輸入關系的前提下, 利用某種標準器具對傳感器進行標度。 二、填空題(每空 1分,共 30分) 1.靜態誤差是指傳感器在全量程內任一點的輸出值與其 _理論輸出值 __的偏離 程度。 2.傳感器的動態數學模型是指傳感器在受到隨時間變化的 ____輸入量 _______作用時, 輸出與輸入之間的關系,通常稱為 ____動態模型 _______。 3.應變片絕緣電阻是指已粘貼的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