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74KB
頁數: 7頁
總體城市設計層面下的密度分區研究 ——以東營市黃河水城總體城市 設計為例 添加時間: 2010-10-19 15:20:51 點擊次數: 95 作者:修福輝 張震宇 [摘 要 ]:研究立足于東營現狀,采用比較分析法和模型建構法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對城市發展 背景、資源與地質條件等方面研究, 找尋到適合東營的密度分區價值取向, 其決定了城市發展的 基本形態。 通過借鑒相關水城案例對城市形態和開發密度的啟示, 形成適合東營密度發展的價值 取向;對水城總體空間結構與資源稟賦的分析, 形成基于城市結構的密度分區經驗劃分; 通過對 密度分區模型的影響條件因子進行 GIS系統分析,形成密度分區模型劃分;通過綜合疊加修正, 形成了密度分區規劃模型, 對總體城市設計在宏觀上塑造合理有序的整體城市形態起到理性的支 撐及控制與引導。 [關鍵詞 ] :密度分區;價值取向;規劃模型;黃河水城 引言 本研究特指城市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593KB
頁數: 4頁
一、規劃背景 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 2020 年,要把上海初步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 航運中心之一。 上海國際經濟中心城市的形成與發展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國際航運中心強 力支撐。國務院 1996 年 1 月明確提出要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 根據江澤民總書記 “港為城用,城為港興 ”的戰略思想,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高度, 審時度勢提出規劃建設上海臨港新城,實現港、區、城的聯動發展這一項關系上海 21 世紀發展大局的重大戰略決策。 根據規劃, 上海臨港新城是洋山港的陸域腹地和主要的集疏運基地, 并包括了環境 優美的生活區和高效益的產業區。 整個臨港新城是未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 分,是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關鍵舉措。 從前期的規劃選址論證和戰略策劃研究, 到后來的概念規劃的深化工作, 經過兩年 多時間的努力, 2004 年 1 月,上海臨港新城總體規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實施。
寶坻新城總體城市設計知識來自于造價通云知平臺上百萬用戶的經驗與心得交流。 注冊登錄 造價通即可以了解到相關寶坻新城總體城市設計最新的精華知識、熱門知識、相關問答、行業資訊及精品資料下載。同時,造價通還為您提供材價查詢、測算、詢價、云造價等建設行業領域優質服務。手機版訪問:寶坻新城總體城市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