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滯后時間的概念
在鉆孔中注水后出現一剩余水頭H0并以初始流量q0進行滲透,當H0消散到零水頭時所需要的時間為滲透時間。但實際上剩余水頭H0與滲透流量q是隨時間而變化的,所以要找到一個變量,使剩余水頭與相應的時間所取得的結果恰等于上述剩余水頭H0以初始流量q0的流速使H0消散時所需的時間T,稱為滯后時間。
2、滯后時間的原理
根據達西定律,可確定在剩余水頭H0的情況下其初始流量q0為:
q0=KH0F
式中:q0——為初始流量,cm3/min;
H0——為初始剩余水頭,cm;
F——為試驗段和蓄水管的幾何形狀系數,cm(右表)。
土具有被水透過的性能稱為土的滲透性。滲透性質是土體的重要的工程性質,決定土體的強度性質和變形、固結性質,滲透問題是土力學的三個重要問題之一,與強度問題、變形問題合成土力學的主要三大問題。滲透試驗主要是測定土體的滲透系數,滲透系數的定義是單位水力坡降的滲透流速,常以cm/s 作為單位。
1、變水頭滲透儀測定粘質土在變水頭下滲透試驗的滲透系數。主要由上蓋,底座,套座,環刀,透水石,螺桿等組成,該儀器與在壓緊方式上改成中間螺旋桿旋壓,并對同類型儀器不足之處做了適當改進,操作使用更為簡便。
2、滲透容器:由環刀、透水石、套環、上蓋和下蓋組成。環刀內徑61.8mm,高40mm;透水石的滲透系數應大于10-3cm/s)。
3、變水頭裝置;由滲透容器、變水頭管、供水瓶、進水管等組成。變水頭管的內徑應均勻,管徑不大于lcm,管外壁應有最小分度為1.0mm 的刻度,長度宜為2m 左右。
關于土的滲透系數是沒一個定值,它與土的顆粒組成、孔隙度、密實度,更重要的是與土體的結構、裂隙的發育程度均有關系。一般情況采用現場原位試驗測求的滲透系數比較客觀,室內滲透試驗結果往往與試驗結果偏小很多。...
現場不叫滲透試驗,叫滲水試驗,室內試樣才進行滲透試驗。巖層滲透性還是壓水試驗最準確。
一般最常用的就是動態模擬實驗。還有壓力測試等測試方法。動態模擬實驗就是模擬反滲透膜的運行環境,來檢測反滲透膜的各種數據。壓力測試一般是測試反滲透設備能夠達到的最大承壓,以及根據壓力來檢測產水流量。為了...
1、參照變水頭滲透儀水電部土工試驗規程SD128-012-84,制備樣,或參照JTJ051--93《公路土工試驗規程》T013-93
變水頭滲透試驗的試樣分原狀試樣和擾動試樣兩種,其制備方法分別為:
(a)原狀試樣:根據要測定的滲透系數的方向,用環刀在垂直或平行土層面方向切取原狀試樣,試樣兩端削平即可,禁止用修土刀反復涂抹。放入飽和器內抽氣飽和(或其他方法飽和);
(b)擾動試樣:當干密度較大(ρd≥1.40g/cm3)時,用飽和度較低(St≤80%)土壓實或擊實辦法制樣;當干密度較低時,使試樣泡于水中飽和后,制成需要干密度的飽和試樣。
2、把滲水石,密封圈放入底座中,將套筒內壁涂一層凡士林,放入土樣環刀,刮凈多余凡士林置于底座上。
3、裝好儀器,檢查是否漏水。將調節管與供水管相連,由儀器底部充水至水位達到金屬透水板頂面時,放入濾紙,關止水夾;
4、取代表性風干土樣3~4kg,稱重精確至1g,測定風干含水率;
5、將試樣分層裝入儀器,根據預定孔隙比控制試樣密度。每層裝完后從調節管進水至試樣頂面。最后一層應高出上測壓管孔3~4cm。待最后一層試樣飽和后,繼續使水位上升至圓筒頂面。將調節管卸下,使管口高于圓筒頂面,觀測三個測壓管水位是否與孔口齊平;
6、量測試樣頂面至筒頂余高,計算出試樣高度。稱量剩余土樣,計算出裝入質量,計算試樣干密度和孔隙比;
7、供水管向圓筒頂面供水,使水面始終保持與滲透儀頂面齊平,同時降低調節管高度,形成自下向上方向的滲流。固定調節管在某一高度,過一段時間后,三個測壓管水位達到穩定值,表明形成穩定滲流場;
8、在不大于200cm水頭作用下,靜置某一時間,待出水管口有水逸出后即可開始測定;
9、試驗時,將水頭管沖水至需要高度后關管夾開動秒表,同時測記起始水頭h1,經過時間t后,再測記終止,同是測記試驗時與終止時的水溫。
1.變水頭滲透儀要有銘牌,銘牌上應標明產品名稱、型號規格、編號、制造廠名和出廠日期。
2.儀器鑄件表面應無明顯氣孔砂眼,滲水涂層應平整光潔均勻和色調一致,不應有起皮碰傷劃痕等影響外觀質量的疵弊。
3.上蓋下蓋及套筒應以耐腐蝕耐磨損不易變形的金屬材料制造,表面及內壁表面粗糙度RM6.3。
4.透水板兩端應平整,其滲透系數應不小于1X10三次方厘米。
5.環刀,應符合(切土環刀)SD191-86的規定。
6.儀器組裝擰緊后環刀應不懸空和不受壓損并應在100KPa氣壓下不泄漏.
7.水力量管應符合B級滴定管1-100ml要求。
為了取得在各土層條件下測得工程所需的不同滲透參數,可在試驗段選擇如下裝置形式:
1)鉆孔全部下套管,孔底敞口,試驗土層與孔底齊平。
2)鉆孔全部下套管至孔底,孔底敞口,試驗土層頂板為不透水層。
3)鉆孔不下套管或部分下套管,試驗段裸露或下花管,孔壁與孔底進水。
4)鉆孔不下或部分下套管,試驗段裸露或下花管,孔壁與孔底進水,試驗土層頂部為不透水層。
變水頭滲透系數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
a——變水頭管的斷面積(cm2);
2.3——ln 和log 的變換因數;
L——滲徑,即試樣高度(cm);
t1,t2——分別為測讀水頭的起始和終止時間(s);
H1,H2——起始和終止水頭。
(1) 變水頭試驗中,每次測得的水頭h1和h2的差值應大于10cm;
(2) 變水頭試驗過程中,若發現水流過快或出水口有混濁現象,應立即檢查有無漏水或試樣中是否出現集中滲流,若有,應重新制樣試驗;
(3) 滲透試驗一定要用無氣水作試驗,否則,試驗過程中水中的氣泡會在試樣內集中,使測得的滲透系數隨滲透時間的延長不斷減小,產生不允許的試驗誤差;
(4) 試驗過程中,由于滲透力的作用,使土的干密度發生變化,從而使滲透系數發生變化,因此,滲透試驗的時間不能太長,水頭差不能太大;
(5) 規范規定采用水溫20°C或10°C時的滲透系數作為標準滲透系數。
格式:pdf
大?。?span id="7zdoukv" class="single-tag-height">235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采用攪拌樁或者高壓噴射方法施工水泥土連續墻用于防滲在水利水電等工程中多有應用,采用原位滲透試驗方法測試防滲墻體抗滲性能是評價施工質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徑。目前在不同的規范中對測試方法均有相關的規定,但較少論及如何具體操作,且這些方法也在應用中存在各自的優缺點。結合工程經驗,對相關方法的優缺點、適用性及方法的優化進行論述,并提出工程應用中的建議。
格式:pdf
大小:235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8
土在水頭差的作用下會引起滲透,一是滲漏,二是滲流。飽和土地基在建筑物荷載作用下產生壓縮(固結)變形需經過一定時間才能穩定,而經歷時間的長短與滲透性直接有關。在分析飽和土地基沉降和時間的關系時,需要知道土的滲透性;開挖基坑時遇到地下水則需要根據土的滲透性估算涌水量,以配置排水設備,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土的滲透性。對于砂性土和松散狀態的各種土樣,
變水頭法是指在實驗室測定滲透系數的試驗過程中,水頭差一直隨時間變化,且適用于測定滲透性很小的黏性土的試驗方法。
由于細粒土滲透系數很小,流經試樣的水量很少,難以準確測量,所以細粒土適用變水頭滲透試驗法。
【學員問題】常水頭滲透試驗步驟?
【解答】1、按儀器裝好,接通調節管、,用木錘輕輕擊實到一定厚度,以控制孔隙比。如土樣含粘粒比較多,應在金屬孔板上加鋪約2厘米厚的粗砂作為緩沖層,以防細粒被水沖走。
4、每層試樣裝好后,慢慢開戶止水夾,水由筒底向上滲入,使試樣逐漸飽和。水面不得高出試樣頂面。當水與試樣頂面齊平時,關閉止水夾。飽和時水流不可太急,以免沖動試樣。
5、如此分層裝入試樣、飽和,至高出測壓孔3——4厘米為止,量出試樣頂面至筒頂高度,計算試樣高度,稱剩余土質量,準確至0.1g,計算裝入試樣總質量。在試樣上面鋪1——2厘米礫石作緩沖層,放水,至水面高出礫石層2厘米左右時,關閉止水夾。
6、將供水管和調節管分開,將供水管置入圓筒內,開啟止水夾,使水由圓筒上部注入,至水面與溢水孔齊平為止。
7、靜置數分鐘,檢查各測壓管水位是否與溢水孔齊平,如不齊平,說明儀器有集氣或漏氣,需擠測壓管上的橡皮管,或用吸球在測壓管上部將集氣吸出,調至水位齊平主止。
8、調節管的管口位置,水即滲過試樣,經調節管流出。此時調節止水夾,使進入筒內的水量多于滲出水量,溢水孔始終有余水流出,以保持筒中水面不變。
9、測壓管水位穩定后,測記水位,計算水位差。
10、開動秒表,同時用量筒摘取一定時間的滲透水量,并重復一次,接水時,調節管出水口不浸入水中。
11、測記進水和出水處水溫,取其平均值。
12、降低調節管管口至試樣中部及下部1/3,高度處,改變水力坡降H/L,重復8至11步驟進行測定。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在變水頭試驗中,土樣高L,橫截面面積為A,在初始水頭差h0作用下,水從帶有刻度的變水頭管(截面面積為口)中自下而上滲過土樣,保持土樣頂面的水頭不變,變水頭管中的水位將逐漸下降,滲流的總水頭隨之減小。
試驗時,測記初始時刻t0和一定時間t1對應的總水頭差h0和h1,同時測記水溫,根據上述試驗結果和達西定律,即可推出土樣滲透系數Kr的表達式:
Kr=(a×L)/A(t1-t0)×ln(h0/h1)